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对模式及策略研究

2019-10-21周璐琼李依静

吉林农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

周璐琼 李依静

摘要:采用材料调研的模式,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做出分析和研究。结合真实的案例,对舆情的应对模式进行总结:舆情出现之后,要迅速地做出应对措施,做好相对的舆情分析和判断;舆情的应对方式也表现为紧急应对模式、案例处理模式、科普模式以及预防模式几种方法,舆情应对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管理者、生产、消费和其他社会团体,我国的相应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舆情应对,要做到科学严谨,要能够经得住反复的检测和推敲。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对模式和策略

基金项目: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计划资助,项目编号:gsly2018_07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18.007

近些年,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毒豇豆、镉大米、塑料大米、卫生纸馒头,通过网络、微博、视频进行转播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居高不下。不管是真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是故意的夸大其词,如果处理不得当会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打击,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发展,甚至极大地 影响到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怎样正确的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已经成为当下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舆情分析研判

舆情出现之后,我国的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判断舆情的性质以及可能发展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影响程度等。

分析时要做到准确、及时、理性、客观。舆情分析不单是需要全面的农产品相关知识,还需要了解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一般需要通过各个领域的管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舆情进行深入判断[1]。

1.1舆情性质的分析和判断

按照农产品的舆情性质可以有效地将舆情分成质量问题类以及恶意攻击类、科学缺陷类、认知类、政府公信类等。一是质量问题类,指的是农业产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当中出现的关于质量安全的问题,当中包含了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剂以及大量的重金属残留和河流污染物等。二是认知类,因为很多的工作缺少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在一些谣言的误导下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例如,“避孕药”(无籽)西瓜和葡萄、致癌香蕉、打针西瓜等,这些都是因为缺少基本常识,属于认知类型。三是恶意攻击类。通常会有某些人到处散播谣言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恶意的攻击他人,从而非法获利,或者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从中谋取利润,例如,早些年的碘盐事件,大小厂家盐卖断货,塑料大米、塑料粉丝这些都属于恶意攻击类型[2]。四是科学缺陷类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险、冷藏、加工、以及质量检测的技术和标准都在不断地进步,再加上我国农产品的种类繁多,问题也相对比较复杂。对相关的科学性以及全面性,对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先进性。对冷藏设备的报销效果的技术可靠性,对检测技术的权威性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所产生的问题都归结于科学缺陷类。五是政府公信力类。这一类是党和国家各个政府部门对农产品安全质量做出重大的安排、重大部署、法律法规的修订等事件。农产品的安全监督和管理问题、检测问题、认证和评估问题都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会产生不同的言论和态度。这一类的舆情可以从侧面反映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大小,可以准确地归结为政府公信力类。一旦出现,所波及的范围和影响就会比较大。

1.2 舆情发展阶段的趋势分析和判断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舆情的整体发展分成发生阶段、发酵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回落阶段以及反馈阶段等几个方面。在舆情的发生阶段时体现在媒体的报道上,很多网友在网络上进行关注和评论。之后再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和网络形成一个对应,这时候舆情就发展到发酵阶段。舆情的发生阶段和发酵阶段的间隔非常短,网络上的发出和早、晚日报的相差时间不会超过几个小时。在发酵阶段如果应对得当一般都可以有效控制,但负面的情绪不会完全消失,传统的新闻媒体出面进行报道科普知识,舆情就会提前进入回落期。如果在问题处理不得当,矛盾再一次的激化时则会有人趁机做违法乱纪的事,这时候舆情进入高涨期。舆情的高涨阶段将会有领导跨级出面解决,慢慢的开始进入一个回落阶段[3]。人们在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排舆情处理时应该准确地把舆情解决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要尽可能地防范于未然。

2 舆情应对策略

2.1 要把握应对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舆情是越早处理越好,尤其是针对一些特大或者重大的舆情,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声明,要坚定地表明立场,公布正确客观的信息和结论;在传统的新闻媒体进行调查之前给出一个合理公正的解释。如果舆情在初期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和解决,或者在态度上没有满足网络公民的需求,可能会激起更大的舆情,例如,河南的“瘦肉精”事件[4]。

2.2 应对主体

舆情应对的主体包括管理阶级、专业的机构以及专家和消费者社会各界的团体等;需要提高各界的交流和沟通,全面发挥社会各级作用。一是政府各级部门。政府部门在进行管理时要占据主导地位,然后一起应对,尤其是在交涉过程中,需要更好地进行组织作用。二是专业的机构和专业学者在舆情的应对上,具有科研和官方的权威性、专业性,这是其他职位都无法代替的。专业的机构和专业学者都是在某个领域有着一定成就的,能够运用数据说话,以实际的數据来分析问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5]。专业的机构可以有效地集中智慧,首先是筛选出错误的观点,最后给出一个科学正确的结论。

目前,生产者属于分散销售和经营,应对舆情的能力和意识薄弱,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来帮助生产者进行舆情的应对,由生产者为生产的现状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不懈的努力,还可以让消费者全面了解农药的使用情况。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最后还是需要生产者来自行解决,生产者要全面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按照要求进行农业生产。

消費者属于农产品当中质量安全的受害者,也是舆情应对的核心任务,要创造条件让他们主动应对,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舆情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让人民群众都参加到一起的应对中,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和认知情况,也方便更好地开展舆情的应对;通过应对也能够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正确的信息[6]。

3结语

舆情在出现之后,一定要快速地做出应对措施,要做好全面的判断和分析。及时、科学、准确、客观的来进行应对。舆情应对的模式一般可以分为紧急应对、科普解读、预防模式以及个案处理。对于大部分的舆情来说,越早进行控制是越有利的;舆情的应对方向包括管理者、专家和学者、生产方、消费方以及社会中的各级团体等。所以,本文借助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对模式,展开分析和深入的研究调查,为业内人士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创新建设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05):105-106.

[2]颜学佳,杨云,薛敏.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02):221.

[3]钟妙嫦,彭立钧,李丽,陈惠婷.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8(18):33-34.

[4]于国光,王强,戴芬,孙彩霞,郑蔚然,姚佳蓉.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对模式及策略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2):4901-4907.

[5]韩伟斌,龚成华,周新成,林玉娟.浅谈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全程控制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7(06):30-

31.

[6]付陈梅,李敬,刘洋.安全农产品的供给机制与“四位一体”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优化策略——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4):55-60.

作者简介:周璐琼,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通讯作者:李依静,本科学历,实验师,研究方向:实验实训室的教学与管理。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
数字舆情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面向社会生活的非农业院校《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探索与实践
舆情
舆情
舆情
每周消费舆情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