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州区:念好“四言八字”真经 铆实劳务协作链条

2019-10-21辛光伟,魏倩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9期
关键词:松阳专班劳务

巴中市巴州区以与浙江市松阳县东西部劳务协作为契机,抓住“观念、技能、岗位、保障”四个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的核心要素,铆实劳务协作链条,大力推动贫困劳动力向对口帮扶省份浙江省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巴州区转移到浙江务工人员达10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050人,人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扶贫专班抓“观念”更新

松阳县和巴州区两地就业部门选派优秀师资,联合组建3个专家授课团,在巴州区118个村开设“扶贫专班”培训,已培训贫困劳动力5450人。在“扶贫专班”授课中大力宣讲浙江就业创业先进理念和本地居家务农的困境,极大改变了贫困劳动力的传统小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商品经济理念,激发他们转移就业意识,引导他们走出田间地头,到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务工,获得稳定收入,实现长效脱贫。

定制培训促“技能”提升

根据浙江企业和松巴合作项目中企业用工对岗位技能的需求,两地定制培训农艺工、家政服务、电工、焊工四个专业,面向社会公开招选8家培训机构,量身定制培训教程。浙江援巴技术人员跟班上课,全程指导。目前已开班32期,培训1659 人,其中,培训农艺工435人,家政服务400人,电工431 人,焊工393 人。

整合信息拓“岗位”渠道

巴州区深化与松阳的劳务协作,充分发挥巴中驻宁波劳务联络处、巴州区驻松阳劳务联络站的职能。一是有效整合浙江优质企业岗位、松阳援助岗位、松巴协作项目岗位,及时制作岗位信息一览表,按月张贴到场镇、村居、交通要道等醒目位置,使贫困劳动力及时获得就业信息,自主选择岗位。二是大力开展松巴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把招聘会开到场镇、社区、居民聚居点,把浙江企业请到家门口,实现企业和贫困劳动力面对面招聘,增强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自信心,提高了人岗匹配率。今年以来,共开展专场招聘会15场,提供岗位1万余个。三是扎实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松阳援助岗位的作用,组织输送45名自主就业能力弱的贫困劳动力到松阳县就业,安置到援助岗位上,实现务工增收脱贫。四是充分利用松巴合作项目企业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共建有6个扶贫车间,先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11人。

政策落实解“保障”之忧

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对劳务协作的保障作用。一是落实培训补贴。对参加“扶贫专班”培训的参训学员给予20元/人/天的交通生活补助,现已补助资金10.9万元;对参加定制技能培训的参训学员提供免费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给予交通生活补贴50元/人/天,应补培训补贴207.1万元,生活补贴74.6万元。二是兑现赴浙就业交通补贴。为鼓励贫困劳动力到对口帮扶省份浙江转移就业,松巴两地就业部门创新补贴方式,简化补贴手续,对以灵活方式转移到浙江务工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由就业部门到火车站、汽车站提取赴浙客运信息,将200元/人的单程交通补贴打卡直发到个人的社保账户,无需跑路申报。截至目前,已补助309人,发放补贴61800元。三是兑现稳岗补贴。对到松阳就业的贫困劳动力给予前三月每月补贴1500元、后期每月补贴500元的稳岗补贴。今年已补贴36人,发放稳岗补贴87284元。四是保障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巴中市驻浙江劳务联络处和驻松阳就业服务站职能,为在浙江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动维权、困难救助、车票代购等服务,解决在浙务工人员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安心就业。

|“扶贫专班”学员在阅读培训资料|

猜你喜欢

松阳专班劳务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工作专班何以成为基层新负担?
楼上楼下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