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维度构建安全责任传递体系
2019-10-21金乃仓
□ 文/金乃仓
企业安全管理面临一个普遍困惑,责任不能很好地传递下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不经过滤完全向下传递,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工作推进中“层层加码”,让处于执行末端的基层员工感觉压力山大。这些都会造成责任传递不实、不深、不准确,致使压力悬空、责任落空、工作抓空。构建责任传递体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方法。
一、安全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1. 教育培训不到位。一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员工对各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完全了解,对防控措施掌握不到位,甚至不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中心存侥幸图省事,安全意识不强。二是教育培训效果不佳。培训内容与库站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不聚焦,员工不好掌握。课堂培训多,送培到站少,效果评估不实。三是安全文化宣传不够。侧重安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对安全价值观、安全思想宣贯重视不够,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2. 责任划分不清晰。一是管理职责边界不清。部分安全制度过于笼统,纵向存在照搬上级责任分工,横向存在责任交叉和责任空挡现象,各层面职责不平衡,越到基层责任越重。二是责任清单针对性不强。个别部门、个别岗位责任清单内容不明确,不够细化,与实际业务工作匹配有偏差。三是责任清单不够量化。清单对责任进行了明确,但对相关的具体指标没有量化,有的量化指标过高,使岗位员工落实时不好把握。
3. 制度体系不健全。一是体系过于繁琐不易执行。多体系并存,管理要素重叠,流程线条长、工作要求多,造成重点不突出,各项指标量化数据不易采集汇总,不易执行。二是制度标准多头无所适从。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制定下发的各项制度、标准,政出多门,部分存在口径标准不统一现象,造成执行层面无所适从。
4. 考核监督不科学。一是重考核轻治理。对隐患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分析不深,致使同样问题反复出现,没有起到预防作用,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二是处罚多奖励少。事故处理时层层加码,且奖的少,罚的多,不利于正面激发员工自主管理,提升整体安全水平。三是监督手段单一。主要为专项检查、体系审核、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对结果和资料的审核,忽略了安全过程审核。
二、安全责任传递的体系构建
安全责任传递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顶层设计、责任落实、素质提升、考核激励四个维度,建立安全责任传递体系,有效解决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好干坏怎么办?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一)精准划分责任界面
一是按照对等原则建立权责矩阵;二是根据岗位职责确定责任清单;三是结合责任清单梳理工作流程;四是重构安全管理体制。强化“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原则,适应市场变化的发展趋势,坚持科学营销理念,重构省市公司安全管理职责,实现资源共享和责任落实到位。
(二)合理融合制度体系
一是梳理内外部管理要求;二是实施管理体系融合;三是制定操作手册。通过体系融合,去繁从简,去伪存真,通过顶层设计,让基层员工对安全管理及理念在操作层面,更易于执行。最终,实现上级决策和基层执行的良性互动。
(三)有效开展教育培训
一是分层级确定针对性培训内容;二是按合规要求多形式实施培训;三是第三方评估各岗位履职能力。通过针对性岗位安全教育,推进标准化站队建设和履职能力评估。同时,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加油站的互联互通,提升库站本质安全水平。
(四)有力实施考核监督
一是按照强相关性,制定过程性、结果性考核指标;二是奖惩结合,注重考核效果落地转化;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完善安全生产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员工自主管理,重点解决深层次问题,加强源头治理,培育安全文化,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