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2019-10-21

中国食用菌 2019年9期
关键词:食用菌发展

吴 雪

(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占全球份额的75%以上,对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1]。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食品、保健药品和绿色有机食材,全球销量逐年增长,发达国家缺口日益巨大,国内需求也在显著增加。中国与日本家庭相比,食用菌食用量较低,但也保持7%的年增长率。如果每个家庭每天消费300 g食用菌,那么3亿多家庭每天就要消费超过10万吨的食用菌,年消费量就会超过3 000万吨。因此食用菌产业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剑河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食用菌已成为该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但是在产业模式上还比较落后,需要针对产业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制定提升的对策。

1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意义

1.1 食用菌是剑河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食用菌产业投资少、效益高,是扶贫攻坚的最佳产业,国内外广阔的消费市场能够为农民创造财富[2]。食用菌是剑河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这是由于剑河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持较好,具备栽培优良品种食用菌的条件。同时,剑河县贫困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食用菌种植的天然优势。在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的战略东风下,政府加大了精准扶贫的支持,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长效机制保障,这一方面给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

1.2 升级提档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种植食用菌不仅可以缓解粮食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居民的营养水平和饮食质量。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营养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食用菌生产质量和产量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剑河县食用菌种植规模、产量、产值都急剧增长,但是整体产业效益仍然偏低,初级产品过多,产业模式单一,这严重影响了剑河县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提升剑河县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就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将品种升级提档,将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

1.3 食用菌产业提升是农业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

食用菌产业对推动绿色农业和都市绿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能够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业体系的整合,能够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构建农业一体化的经营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剑河县农业产业的版图[3]。食用菌产业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也能够培植出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带动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农村龙头企业、合作社、商业平台的发展,带动技术、管理模式和经济体系的创新。

1.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生产效率的提高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带来了失业问题。食用菌产业在种植、加工、配送、旅游、文化、艺术等领域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但我国传统食用菌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较少,因此升级现有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村食用菌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现状

剑河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2%,林地面积极其丰富,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和多样性的自然资源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林下栽培食用菌产业高度发达,县内有263种大型真菌,其中83种可食用。因此,近年来,剑河县对林下仿野生食用菌栽培及中药材种植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除了传统项目之外,还开发了食用菌恒温智能化种植示范基地等建设项目。目前有2条日产6万棒生产线,闲田利用2×106hm2,还有3.3×104hm2示范种植基地,2.3×105hm2原种、栽培种的生产基地,6 000 m2食用菌博物馆。各地食用菌产业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五岔村有栽培场地1.08×105hm2,政府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剑河珍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每千克2元,每667 m22 000 kg的价格保底收购产品,为农民带来了大量收入。

剑河县是不考核GDP指标的国家贫困县,2016年数据显示,县内共有20 908户共计48 329人。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力度加大,精准扶贫全面覆盖各个村寨,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根据《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剑河县要用3年的时间产业投入每年超过10亿元,培养20个经营主体。实现鲜菇总产量0.75亿吨,产值4亿元,带动近3万人脱贫,打造“一县一业”的食用菌王国。

产业发展上采用“政府+平台公司+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了秋冬季节闲置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居民收入都有所提高,如菌场监视员月工资超过2 000元,公司下属栽培管理工人薪资超过3 000元。从2014到2018年,剑河县某大型食用菌就业企业人数从80人上升到180人左右,2018年由于外出打工人数增加,企业人数有所下降。食用菌企业带动农户数在2014年不足100人,而在2018年将近600人。年销售收入上,2014年刚刚超过500万,而在2018年就超过2 000万,说明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2.2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2.1 产业模式单一

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第一产业领域,在第二、第三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尤其是在食用菌创意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方面尤其是薄弱,还停留在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思维领域。产业严重依赖农业收入,比如样本调查中,食用菌的收入占家庭农业收入的比例为88%左右,占年收入的77%左右,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依赖农业造成了农民收入有限,2018年农民的收入压力明显增大,这一方面是因为分散化生产的成本上升而导致的,另一方是因为产业竞争日益激烈造成的。比如,对散户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香菇原材料成本占88%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培养料成本,大棚成本占6%左右,能源成本占3%左右,而香菇生产中各项成本中人工成本最小,不足2.5%,而独立经营的散户成本仅仅占到0.5%左右。这是因为劳动过程基本上是由家庭成员完成,除了极少数临时雇佣性活动不单独列入成本核算。

表1 散户成本分析Tab.1 Retail cost analysis

2.2.2 创新人才匮乏

由于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用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导致产业创新意识薄弱,农业技术贡献率低,产业升级转型存在较大困难。三产融合、品牌营销意识和上游产业链条研发缺乏。同时,工厂化生产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对手工劳动力的吸收量减少,而另一方面专业性人才严重匮乏。在7月~9月旺季,经常有村民去采集野生菌,造成过度采挖,破坏野生菌的生长环境。同时由于群众对菌类缺乏识别,易出现误食中毒的现象,因此每年剑河县政府都要宣传普及工作,防止误食毒蘑菇中毒。在菌类生产活动中,同样存在污染现象,没有建立起绿色高品质的绿色生产模式。

2.2.3 基础产业落后

产业结构粗放,以低端种植业为主,加工工艺落后,采用鲜品低温包装、烘干保存等方式,由于交通运输不便等原因,会导致营养流失,口感变差。产业模式主要还是一村一社零散经营,散户经营行为较多,栽培技术缺乏创新。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由于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缺乏规范的管理章程和约束机制,加之农民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导致合作社组织化服务程度较低,管理落后等问题。农户普遍缺乏规模化生产的水平,大多是以原始产品的形态流入市场。生产方式上仅仅是以菌棒集中机械化生产,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链没有形成,产品增值较慢。生产基地冷库、烘干、包装等设施不完善,工厂标准化水平低。产品主要是盐渍和干制品,鲜货以鲜菇为主,缺乏食用菌保健品、茶、药品、奶制品、特色食品等高品质的深加工产品。

3 剑河县食用菌产业提升的对策

3.1 多元化发展食用菌产业

发展多元化食用菌产业,策略分析具体可见表2。

表2 多元化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策略Tab.2 Strategies for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首先,发展食用菌文化产业,食用菌文化仅次于茶文化,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结合农工商文、诗书文典,建立食用菌历史文化品牌。结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食用菌的建筑古迹、书籍、漫画、电影、游戏、文化产业园、博览园、主题园、主题餐厅、特色小镇等。其次,结合剑河县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食用菌旅游产业,利用百里原始阔叶林景区、青山界、老山界风景区等林地资源进行林下种植,同时开发食用菌旅游体验项目。依托旅游业发展食用菌文化节,建立知名性食用菌文化品牌活动。通过打造种植基地特色食用菌景观、开发野生菌采挖体验项目,推出食用菌主题农副产品来做大旅游产业。第三,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食用菌地理品牌,打造“美味、时尚、健康、营养、高贵”的消费观念,开发特色食用菌食品、即食食品、美味食品、乳酸菌、调料、补品等。第四,灵芝、松茸等高端菌种都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剑河县应该更好地发挥野生菌和森林资源的优势,提升高端野生菌品牌的影响。第五,要对传统农业种植产业进行转型,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国外食用菌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而在我国人工操作是主要模式,因此农村传统食用菌就业主要集中在种植领域,第一产业吸纳了大量食用菌从业人员,这样能够推动食用菌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六,发展健康产业,结合旅游经济和网络经济,打造剑南县食用菌健康品牌,发展食用菌的养生、健美和保健等价值,比如宣传食用菌去脂、增肌、益智的功效,开发相关的健康产品。最后把握产供销各个生产环节,以食用菌文化为形象大使,以创意为王,努力开发食用菌创意产业,包括食用菌景观、产品和各类文化衍生品。比如善用文化创意,开发蘑菇相关的游戏,将中国食用菌文化融入到现代游戏产业当中。利用食用菌的形象来作为产业价值增长点。

3.2 推动人才的创新

总体来说剑河县还是沿用我国农户生产为主的模式,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剑河食用菌生产现代化程度较低,产能的自动调控能力较差,缺乏技术规范,排放污染较大,技术创新能力不足[4]。究其根本这是因为剑河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供给不足,各方面都缺乏专业人才。因此要推动大学生下乡和返乡就业创业,提升剑南县食用菌企业的经济活力。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让他们摆脱贫困循环。在从事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接触外界的信息和人,去了解市场,建立自己的人际和关系圈子。针对野生菌资源严重破坏的现象,要培训专门的野生菌保护队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安置专人进行废弃物处理,避免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要积极推动产业创新,比如通过种植空间利用上可以采用菌稻轮作等模式;饮食上可以开发食用菌特色美食大赛、素食者活动、食用菌厨艺展示大赛等;文化上加大文化体验项目建设的力度,组织“健康膳食剑河行”的活动,普及健康膳食结构知识,推动菌类保健,将食用菌元素融入到健康大产业之中。

3.3 强化基础产业建设

农业种植上,要在剑河县发展循环经济和食用菌生态产业,发展食用菌休闲农业和创意产业,延长产业链结构,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具有知识、创意和技术含量的“绿色产业 ”。创新和引入先进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做好菌类种植的废菌糠、下脚料、秸秆等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探索食用菌循环种植,比如“香菇+生姜”循环种植。产业融合上,要利用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吸引各地游客进行食用菌农事体验,打造食用菌旅游和文创经济。产品加工上,要拓展食用菌深加工链,食品、调味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以食品为例,可以开发面条、豆腐、酱等优秀食材,还可以加工乳酸菌饮料、保健茶、药茶、食用菌果汁等功能饮料。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植,推动工厂化生产,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推动精细化管理,废菌糠、下脚料、修剪枝、秸杆等材料实现循环使用,将菌柄、菇脚、碎屑、废液用作加工原料,减少浪费现象。保障措施上,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向沿线国家推广食用菌,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和产品链条[5-6]。在林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避免盲目开发,保护菌种的多样性[7]。要加大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龙头企业对基地控制、优化要素组合、促进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结合精准扶贫政策,打造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以政策支持多渠道融资,延长贷款还款期限,根据市场情况适当降低利率[8]。针对财政扶贫资金低效的现实状况,要积极用政策扶植招商引资,减少财政补助的比例。比如引入贵州好菇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科技公司,扩建食用菌生产基地,确保规模可以解决1 000户以上的搬迁户就业问题。

4 结语

剑河县是我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其中426个以食用菌作为精准扶贫主导产业的贫困县之一,其食用菌生产具有产量高、品种丰富、质量好、肉质厚实,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的特点。但是目前其发展中还是存在问题,因此应该以人才为中心,借助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食用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秋季食用菌 农事巧安排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