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真诚”单元教学为例

2019-10-21戚天才

报刊精萃 2019年4期
关键词:真诚修鞋导图

戚天才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小学,四川成都 610107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一个中心点向四周放射形成无数个分支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借助丰富多样的符号、色彩与图像,用相关的和相互类属的图案把各个主旨的关系表达出来,把主题关键词和颜色、图片等建立记忆的联系,将人们想要表达问题的核心观点有效地表达出来。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1、确定中心关键词

阅读文本,理清文章基本脉络,找出中心词,并写在白纸的中间,老师则可以书写在黑板中部。

2、围绕中心图画分支

以中心图为中心,用不同的彩笔向四周画出曲线,中心图与主要的分支相连接,主要的分支再逐一细分,形成二级、三级分支。需要注意的是线条应该由粗到细,每一级的线条粗细程度最好相同,在书写关键词时要突出层次,以便能清晰分辨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与关系。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目前,大部分师生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阅读兴趣 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但是真正阅读的学生并不多,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较低。

2、学生的畏难心理 一些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中最难的一部分,因此对语文阅读产生了逃避、甚至害怕的情绪。

3、缺乏阅读感知能力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

本论文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真诚”单元的复习教学为案例,从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探讨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

1、教学目标(1)逐步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巩固知识,逐步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做摘要和心得笔记。(2)明确复习的主次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情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渐渐告别了以学习字词为重点的小学低段。在学生进入高段后,阅读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高有低。

3、教学过程(1)引入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达·芬奇吧?他创作了一幅举世瞩目的画《蒙娜丽莎》,其实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发现,达·芬奇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在科学、天文、医学、建筑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们在惊叹他的成就的同时,也在研究他的学习工作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人们终于发现了达·芬奇成功的奥秘,他的手稿都是图和文字的结合,也就是现在的思维导图。经过各国专家反复的研究论证之后,发现这种视觉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组织信息,更好地分析、整合、记忆以及想象。这就说明了,达·芬奇之所以成为伟人,与他擅长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将用这样的方式来梳理“真诚”单元的内容,提升这个单元的学习。(2)整体回顾,单元梳理 师:本单元中《用目光倾听》是一首现代儿童诗歌,教会我们与人交往要真诚;《信任》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知道信任是相互的、是可以传递的;《修鞋姑娘》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启迪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拓展阅读《九色鹿》的主题是:告诫人们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行为是可耻的。这四篇课文都告诉我们做人要真诚,学会相互信任,不能忘恩负义。(出示单元思维导图,如图2.1)

(图2.1 “真诚”单元思维导图)

(3)品味文章,学生各自分别绘图

师:这四篇文章各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借助智慧的大脑细细地品读文章,然后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梳理时要使用关键词和简洁的语言。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每篇课文的思维导图。

(4)教师点拨,修改思维导图

师:第一篇课文《用目光倾听》这是一首灵活多变、形式自由的小诗,同学们大都能读懂诗歌的内容,明白作者用朴实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对于这首诗歌,我们不借助思维导图也能很好的理解本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课文《修鞋姑娘》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使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位修鞋姑娘不计较报酬多少,热情认真地为“我”修鞋的故事,文章细致描写了修鞋姑娘的外貌、言语以及动作,赞扬了修鞋姑娘诚实、善良、淳朴的优秀品质。在概述课文内容时,同学们常常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句式概括,那么在思维导图中,也可以运用“人”“事”“理”这三个关键词,梳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图2.3)

(图2.3 课文《修鞋姑娘》思维导图)

师:课文分别叙述了不同的事,但都紧紧围绕着主题词“真诚”展开。通过上述讲解,同学们应该发现了老师借助的关键词是“人”“事”和“理”。同学们在绘图时,也应该先思考,抓住关键词。现在请同学们先根据老师给出的范例修改、简化或补充自己的思维导图。

(图2.4 《九色鹿》思维导图)

(5)评价并修改思维导图

①学生自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评价:你能根据你的思维导图复述出该课主要讲了什么事情,并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或者从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吗?可从“人或角色”“事”“理”三个角度修改、简化或补充自己的思维导图。

②组内互评:学生修改后,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观察其他组员的思维导图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再次修改完善思维导图,比如“人”“事”“理”三个方面是否梳理清晰、内容是否准确、语言是否简洁、排版是否美观等。

③教师点评:教师选取2、3 名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通过师生讨论,对其做出评价和提出修改意见。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思维导图缺乏认识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以及应用几乎是从教师的课堂讲解中习得,而部分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应用并不全面,所以导致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还很薄弱。

(2)思维导图容易限制学生思维

由于学生还较少在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因此他们往往以老师给出的范例作为参照,比如在上述课例中以“人”“事”和“理”为关键词画图,导致大多数学生的图与示范图相差无几,这一方面使得学生的思维导图较为标准化。

2、解决策略

(1)加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

学校可为学生开设有关思维导图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其相关知识,形成对思维导图的正确认识,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辅助课内课外阅读。

(2)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展示重难点

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时,很容易把多个课文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如作者、词语、佳句等等,导致画出来的图不仅没有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还容易分不清主次。教师在上课时,应针对学生的问题和本课重点,提示学生梳理主要内容,突出重点。

猜你喜欢

真诚修鞋导图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修鞋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修鞋摊趣闻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忏悔之于周朴园
第6章 一次函数
修鞋老人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