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鲁迅之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以来文化自信之路的反思与祛蔽
2019-10-21赵雪薇
赵雪薇
(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江苏 南通 226300)
上个世纪,面对外国列强的步步紧逼,面对悲观失望情绪的阴霾笼罩,鲁迅先生发出哀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的自信、中国文化的自信不断提升。2016 年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自此,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不论是道路自信,还是理论自信,抑或是制度自信,“说到底”都在于文化自信,“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如灯塔般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是铸在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丰碑。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有曲折坎坷,有发展振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条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之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自信发展之路反思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是在文化上充满自信的民族。这份自信不仅来自于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积淀,也来自于历经磨难依然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然而,当中华文化走到近代,国门打开之时,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国内的动荡,国人的文化自信心逐渐减弱。直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文化自信才又逐渐复苏。
(一)探索与压抑(1949—1978)
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在这种自信的氛围之下,全国人民开启了革命和建设改革的浪潮,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自信感逐渐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自卑中恢复。中国人民在文化自觉中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革命解放实际,孕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革命红色文化与时代新人文化,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雷锋等一大批象征先进文化的时代新人,为中国文化的百花齐放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给中国的文化带来了重创。“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遭到反革命集团否定的不仅是大量文化作品,更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革命建设文化。当时的特殊境况使人民对我国的文化失去了客观的判断和认同,时有自卑、时有自负,也使得我国的文化发展失却了自信,仍然没有越过鲁迅当年那一声当头质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丰富与断裂(1978—2006)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幕被正式拉开,文化的交流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基本路线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文件,开创了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从而为恢复文化自信打下了政策基础,与经济建设同步,中国文化得到了稳步发展,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文化自信稳步提升。
“然而,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诗化的语言,道出令人痛心的‘价值失落’。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腐败蔓延侵蚀社会信任,甚至连老人摔倒扶不扶都成了问题。”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过了文化建设的速度,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意义丧失、价值失守。现代化图景中的中国文化根基不稳,再去寻求自信感就会产生传统与现代的不适和断裂。于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只是,从过去寻觅的自信,空洞而抽象;在现代建立的自信,炫目却扁平。提及中国文化,仅仅是想起传统文化;提及文化自信,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以至于有人怀疑:
中国有值得自信的特色现代文化吗?
(三)自信与创造(2006 至今)
沈壮海认为,文化自信分为“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和“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现代社会的文化,既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现实社会的文化意义。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二元对立,党中央正式提出“文化自信”,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纾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既包含对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文化树立起前所未有的自信。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成为保持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立足时代,回到现实,对当下社会具有阐释力,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方位。惟其如此才能实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当今时代同频共振。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诞生了愚公精神、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等富有时代内涵的中国文化与时代新人,而这正是文化创造力的体现。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新时代新问题,也给文化的创新创造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创新创造中,文化的自信也得以更大程度彰显。
然而,在文化领域,实用主义、拿来主义、娱乐主义、消费主义依然泛滥,对文化创造力的发挥与文化自信的提升形成掣肘。文化面临工具化的处境。我们感激中国悠久的历史传承给国人为之自信自豪的文化力量,然而处于文化“富二代”时期的我们,能否逃脱如企业般“富不过三代”的危险命题?未来的人们是否可以满含深情地回望我们,感佩前人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分享我们所创造的深厚文化?现实和未来还是不断提醒着我们去反思:
我们给几百年后的子孙留下足以自信的中国文化了吗?
二、文化自信之路发展方向祛蔽
问题生发之处,也就蕴含着解决的思路。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说到底就是“信什么”的问题。面对每一个时代之问,中国文化有必要坚定自信的底气,补足中国的“精神之钙”,树立中国的“精神脊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当以实际行动再次回答“鲁迅之问”,更加自信地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
(一)相信“诗之国”牢筑的文化根基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性的国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讲求艺术是“心感于物而生”,“神与物游”,产生“主客交融的心醉神迷”感。作为一大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最深厚最稳固的文化软实力。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我们在不断往高处走的时候,如果不接地气,则离我们的根越来越远。失去了传统文化,人不免会成为精神上的流浪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精神能给在现代社会忙碌焦虑的我们一份心灵的宁静。我们要从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伦理、信仰、优秀传统中,找到一种安心、一种归属。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此,文化自信的发展,首先要筑牢文化根基,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中饱含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的诗性文化,它打开了一个视像万千的精神世界,它形象亦抽象,可喜可悲、可生可死,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与生命对话,可以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心灵的抚慰。这是诗的意境,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相信“惊异感”引发的文化创造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有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面对事物有一种惊异感、疑惑感。笔者认为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同样需要惊异感,去发现,去质疑。有学者指出,当今的文化缺少“文化震惊感”,正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创造力缺乏而导致的。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工具理性越过了价值理性,使得文化的本真被遮蔽,而利用文化达到多种目的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不论是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还是对待外来的多样文化,都需要保持一种惊异感,让文化“如其所是”地展现在眼前,在与文化的照面中,见到别人所见不着的,说出别人说不出的,发现之前所忽略的美和有趣,在冲突中交流,在碰撞中融合,从而实现文化的升华,在这一过程中,对文化的自信感也就潜移默化地扎根心中。
对待文化,我们需要一种摆脱功利的澡雪精神,让文化自由存在,在静观中进入到心灵的境界,看到事物的多样表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才能真正感受纯粹文化带来的惊异感和震惊感,从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类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表象,才因为与某种‘闲愁’的情感相互对应而组合起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类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表象,也才因为与某种‘悲壮’的情感相互对应而组合起来”。理解和感受到文化深处的内蕴,确立并把握当下的时代脉搏,所创造出的文化,也就更具有历史和时代的雄辩力量,成为承载当代人情感和价值的精神共同体。
(三)相信“我与你”相遇的文化整体性
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自信早已突破了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要求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文化所昭示的“中国话语”的自信,即只要是对中国现实具有阐释力、诊断力,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与接收的文化,都可以且需要“为我所用”,而这样的中国话语中,可以包含古代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等等多元文化,在世界整体中体验文化的多样统一。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一书中,否定了除自我之外都是他者的“我——它”的对立割裂世界,而希望世界成为“我——你”的彼此相遇彼此关联的意义整体,由筑居于“它”之世界向栖息于“你”之世界转向。中国文化发展也需要一个充分登高而望远的视野——总体性视野,相信“我与你”之世界的文化整体性,将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的多元文化视为世界历史中的平等主体,不同文化之间能够“不同而相通”(冯友兰语),达至“多样性的统一”,从而一方面避免文化的同质化发展,另一方面摒弃“仆人的眼光”,建立一种“超文化有机体”——将人类文化看作有机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活动。如此,文化自信将不再会是文化自负、文化自卑甚至文化自虐,而是在更加全面的眼光中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包容和自信。
有学者提出过要形成一种文化的“星丛共同体”,不同的文化能够如繁星在世界闪耀,呈现出文化的“共识性自信”。这就需要避免非此即彼的固化观念,以最高境界的自信——天地境界、世界主义——来开展文化的全球对话,在本土文化健康生长的同时,将外来文化合理融入,为以后的几百几千年,留下让后人自信自豪的中国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文化的自信是展现昂扬民族风貌和中国精神的最好注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文化的自信,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文化的根基性、创造性、整体性,是“鲁迅之问”的时代解答,是文化自信的本旨与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