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故事空间,创造阅读机会
2019-10-20牛妞
牛妞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整个学科体系以及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长自身缺乏读书意识与阅读习惯,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孩子自控能力又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他们的课外阅读是缺位的。因此,笔者在学校里发起了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的系列活动。
笔者任职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占比重较大,其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工作时间长,因此,家庭教育就有所缺失。课外阅读,是孩子学习成绩、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家庭无论是藏书量还是阅读时空的保障都非常缺失,也就造成了孩子们对课外书的兴趣不浓,孩子的语文成绩、语文学习素养不高,甚至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笔者在学校里发起了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课外阅读的系列活动。
1 打造“流动图书馆”
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为孩子们选书,藏书。学校领导最终商量决定,每学期设立1万元的图书专款用于购书,定时更新图书馆的藏书。“不管图书室布置得多么温馨怡人,如果位置不对,图书的流通率也必定会大打折扣。”“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想看的书,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为了加大图书的流通,我们也动力了多脑筋,投资了很多财力,物力。
首先,各班以班级为单位从校图书馆中借阅一部分书籍来充实班级图书角,同时发动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来与同伴分享,保证孩子们有空闲时间随手可以取到书籍;其次,整班图书漂流。一个年级六个班,每个学期,学校至少为每个年级添置6套漂流书,一本书同时配备50本副本,确保每生一本。这样,班级里的学生可以同时共读一本好书,方便他们不定时的交流读后感受,互相促进。每套书在班级停留的时间是3周,3周后与别的班级再进行交换、漂流。第三,建立书吧。原来学生的阅览室在最后一幢教学楼的角落里,由于不方便,也很少有学生光顾。因此,学校进行了改造。在教学楼二楼、三楼的的东侧走廊建立了开放式书吧,除了书架,还有漂亮舒适的小凳子、小桌子,课间、午休、放学后,这里成为了孩子们阅读的好去处。
以上活动旨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建立多元、流动的图书馆,使得图书唾手可得,这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首要条件。
解决了书源问题,依据艾登·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图”,接下来就要采取活动促进“阅读”的产生。吉姆·崔利斯提倡朗读,不管什么年龄,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晚。因此,学校决定在阅读习惯培养的起始阶段,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立体的故事空间。
2 聆听“晨会故事”
每天晨读课结束后,晨会课开始前的2-3分钟,校领导会通过广播给孩子们讲故事。早上的故事以品格塑造为主,结合学校的文化、学生的培养目标,学风等确定一些主题,如专注、自信、宽容、快乐等,每月一主题,再围绕主题搜集故事资料。晨会故事短小精悍,很受学生的欢迎。讲完后,各班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组织讨论。
3 专注“悦读一刻”
如果说“晨会故事”是以品格塑造为主,那么每天中午的“悦读一刻”则以感悟文学为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必须给出阅读时间,之前学校的作息安排必须要调整,一些活动也要做出取舍。在与校领导沟通商讨后,校长室决定忍痛割爱,毅然拿出12:30-12:50的20分钟时间用于阅读,而且全校师生共同阅读。
怎样实施呢?第一学期,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决定采用听名家朗读的形式,低年级听《燕子姐姐讲故事》等,每个故事5分钟左右,每天听两则,再进行简单地反馈与交流;中高年级听国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单田芳老师讲的评书《西游记》。《西游记》的故事及人物特点孩子们都很熟悉,但对其中的精彩语言却很陌生,借助单田芳老师生动形象,丰富有趣的评说,孩子们再次重温故事,感悟经典。慢慢地,我们又过渡到听老师读,再到自主阅读。
每天孩子们都非常期待这个时间段,每到12:25,学生都会整理好书桌,在优美的音乐中开启美好的“悦读一刻”。
4 自由“创作故事”
这是“立体故事空间”的最高层次,旨在让孩子们进行创作,從而更加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遇见未知的自己,并通过展览、投稿等形式见证他们的成长。
低年级的孩子采用“读写绘”的形式。一年级的老师将教给孩子的儿歌打印出来贴在本子上,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下面写写画画;二年级的孩子可以写写画画一天的生活,也可以结合老师讲的绘本故事写写画画自己的感受等等,不做强性要求,重在兴趣和积累。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像《蚯蚓的日记》中的蚯蚓,《亲爱的汉修先生》中“鲍雷伊”一样,用日记记录自己或别人的故事。渐渐地,有不少孩子的习作写得越来越精彩,获奖、发表,可谓是捷报频传。
通过笔者及同事们的努力与坚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渐渐养成,课外阅读能力也在慢慢提高,他们在学习上的自信心也越来越足,学习表现也愈来愈积极,更为可喜的是,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随之改变。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