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作为中小学德育题材的可行性浅析

2019-10-20靳太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道德

靳太伟

摘要:中国教育,特别审视道德教育。笔者早着手探索((论语》能否作为中小学德育课题的蓝本,得到确切的论据。本文期望利用这些论据作为基石,证明《论语》蕴涵千古不移的符合当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目标的道德观和方法论。另外,选取《论语》的一些语句作示例,活化记本古籍,捉升现今青少年德育研习的兴趣。

关健词:《论语》德育;价值;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55-01

1.《论语》与当下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切合

1.1 富含个人及社会两方面的德育案例

根据《论语》所载,关于“教育”的需要论,孔子的态度是肯定的,一方而是社会性的需耍.,另一力而足个人的需要。这一点,与国家施行的德育普及理论不谋而合。

孔子重视民生及经济发展,使众庶社会、整个地区富足起来,然后发展德育教育。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基础上,而谋求民众精神生活的充实,可见教育在社会需要方面的必然性。有关“教育”在社会性方面的需要,下例进行了表示。

《论语·子路》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至于个人对“教育”的需求,《论语·季氏》中有一段点题的话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应由儒家认可的“人性本善”这观点来说明,了解所“知”者是“人之谓人”的道德性,而这种“知”是生而固有,儒者便直指这就是“良知”,所以极为珍惜“上也”。不过,有些东西毕竟需要通过“学而知之”的,因此,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 符合当下德育课纲要求

《论语·公冶长》,提出“知”是“仁”实现的必要条件,要二者统一起来。这一点在早年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引述的教育素质目标中就给予了规定:“教育须要致力对具有好奇心、幻想力与创造力者加以培育,使能了解文化传统,认识现代世界的道德、社会及审美观点,及其在社会改进方面可能担当的角色。”

2.《论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法

根据儒家德育的大方法,为个人的身体力行,即“学”。《论语·阳货》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仁、知、信、值、勇、刚”是六种道德教的目标,但若忽略了“学”,则必蒙受祸害。

谈到具体的细习方法,《论语》中对于德育的培养方法给予了阐述,如其采用的价值澄清法、以仁为本法、志向法等,德育工作者可以予以借鉴与反思。

2.1 价值澄清法

或许由德行所构成的价值系统受当时、当代的社会因素所影响,然而普世的价值观乃建基于有绝对必然性的道德律制,是贯通古今中外的。孔子深明此理,多次以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作道德的判断,类似今天西方学校所采取的“价值澄清法”。所谓“价值澄清法”是采用推理和探究等方法,提供教师许多教学经验和技巧,以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其实《论语》中有关问孔子守三年丧的对话,证明“澄清法”早于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日,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又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即使是孔子,也需要基本的生活条件,但与一般人的分别在于:“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简单来说,能做到谋道,就具备价值决策向上提升的结果。

2.2 以仁为本法

现代学校的德育课,可借助可控制的各种提问,透过比喻来解说,用一种宏观的价值观来进行判断对错。其中,而儒家的价值观判断是“仁”。

仁者,爱人(《颜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孔子对于道德的诠释很自如,除以“爱”释“仁”外,还以“恭、敬、忠”说仁,无不预示此等德皆由“仁”出,甚至“克己复礼”也是仁。这可算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事例的道德判断的指导原则。

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判断道德的“礼”,不单纯只单纯是典礼仪式或教条。“礼”必须根植于人内心的情义才有价值,故又曰,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里“义”兼指内在自觉该做之事以及外在适合的行为方式,而“礼”和“义”均由“仁”所统领。如何以“礼”和“义”去做人处讲,不就是“教育”的宗旨吗?

2.3 立志履行法

有了坚定的志向,再通过行动将其表达出来,故“听其言而观其行”是有效的评价方式,值得套用于现代的学校德育科目。同时,“立志”更是鼓励学生自律的教学原则,就算是小学生,只要解说透彻,也可内明而奉行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三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这些均强调“志”的重要,显示德育的艰苦性,朱子所注“志”为“心之所之”和“人伦口用之间所当行者”。即心之所往之方向,人必有从仁的意志,才能成为仁人志士,就算是匹夫或稚子也不例外。

3.结语

《论语》中,以仁为代表的道德观,是仁由内通外向。这“感通”之能成,因人之自觉践仁所致。己之欲立、欲达,只有内感而无外通,立人、达人则是外通。再进一步,则可以润物、成物了。这表示依于仁而表现出的道德行为,是可以向外层感通,步步扩人,联系家国、天下,以至宇宙。借用《论语》作参考教材,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彰显道德判断能力,其推己及人及物的精神,正是一现成的德育教材,若加以恰当利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可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永其.《论语》中教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7,(21):63-64.

[2]刘钰.《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教书育人,2017,(09):60-61.

[3]邢家伟.《论语》中的性恶能善论及其德育价值意蕴[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251-253.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道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道德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