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019-10-20周和凤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周和凤

摘要:如今,新课标已指出,数学课上,教师需着重培养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让其学会思考,这对儿童后续学习以及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本文旨在对小学时期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可以给实际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空间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50-01

前言:现阶段,对儿童想象能力加以培养属于小学数学一个基本目标,尤其是空间的想象能力,其在小学数学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际上,空间的想象能力就是人们对于事物空间形态的观察分析和抽象能力。但儿童思维方式多是形象思维,所以通过图形对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加以培养存在一定难度。基于此,数学教师对培养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究十分必要。

1.设置生活情境,感知图形具体特征

1.1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儿童探究欲望

站在心理学这一角度来看,学生所学知识越贴近生活,其接受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儿童探究欲望,逐渐引导儿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讲授“图形认识”之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在课前进行搭积木这个活动,儿童对于这个生活情境十分熟悉,并且很感興趣。这样一来,教师可让儿童在搭积木的过程之中说一说所用积木形状,进而让儿童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加以认识。同时,在此期间还能引领儿童对这些积木形状进行观察,对其各个面的形状进行描述。如此一来,可以让儿童由生活情境着手,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1]。

1.2 联系现实生活实施课堂教学

在导入环节当中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儿童探究欲望。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与儿童生活经验进行联系,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一些生活实例展开教学,进而让儿童对数学价值加以感知,调动其积极学习情感。例如,在讲授“平移与旋转”之时,教师便可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尽管平移与旋转属于抽象概念,然而其在现实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如每天早上天安门前都会举行升国旗的仪式,而国旗上升的过程就可看作是一个平移过程。再如不断转动的电风扇,就是一个旋转过程。教师在课上对这些生活当中常见现象进行描述,能让儿童从生活当中得到形象感知以及体验。之后以此为基础,让儿童在纸上画一画、移一移,促使其对几何特征加以深入理解以及探索。

2.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总结相应规律

2.1 在操作中加强儿童的空间观念

当前,新课标已指出,一个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能只单纯依靠记忆和模仿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要让儿童主动进行学习以及操作,进而形成一定空间感觉。例如,在讲授“立体图形”有关教学期间,教师将重点全部放到体积和表面积应用以及计算之上,那么就难以对儿童空间能力加以培养。如一瓶矿泉水是300(毫升),多数学生都不知应当填写哪个单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儿童在学习期间并未养成空间的想象力,未能与生活认知进行结合[2一,]。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不能只注重计算教学,需要让儿童主动参与相应的操作活动,不断积累经验,进而提升其空间的想象能力。例如,让儿童动手测量讲台高度、了解500毫升的水有多少,这样可以让儿童听过视觉以及触觉形成一定的空间感觉,对强化以及巩固其空间观念十分有利。

2.2 在操作中提高儿童认识深度

儿童主动操作除了能够增强其空间观念之外,同时还能促使其发现一些新事物,让儿童认识深度不断加深。例如,在以上教学过程之中,儿童对于长方体加以测量、感知以及计算,在此期间,一些细心的儿童可能会发现一些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不断引导儿童深入探索,让其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测量以及绘画。一些儿童会发现,原来长方体各面不都是矩形的,通过交流以及比较,儿童可以对自身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如,长方体一共有6各面,通常都是矩形,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一组对面为正方形。同时,还有儿童能够发现,长方体对面长度及宽度相等,所以得到长方体对面面积相等。通过这些发现,可以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并且提升其对长方体整体认识深度,并且培养其抽象及空间思维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

3.1 组织不同数学活动,让儿童学以致用

一般来说,课外活动都带有较强趣味性,可以加强儿童对于知识的整体理解以及巩固,同时在娱乐之中增强对于知识的具体应用,可以对课上教学进行有效补充,让儿童智力以及能力得以有效发挥,促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例如,讲授“位置和方向”之后,教师可与体育课上队形练习进行结合,让体育委员充当教师角色,让儿童“向后转”、“转东转”,或者“呈45°角平移”等。这样一来,儿童可以对数学产生较大学习兴趣,并且让其在活动当中学以致用。再如,教师可组织“优秀火车司机”和“最佳快递员”等活动,让儿童在活动当中进行学习,对知识进行运用,进而提升其空间的想象能力。

3.2 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让儿童体验成功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这是人们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然而,实际教学期间,教师经常忽略这一点,常常纸上谈兵,就连应用题方面教学都和实际生活向脱节。对于此,数学教师需及时加以调整,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让儿童体验成功。如讲授完“矩形面积”以后,教师可带领儿童到体育馆当中,现场测量篮球场、乒乓球台、排球场的长度和宽度,之后计算其面积。这样一来,可以增强儿童兴趣,让儿童学以致用,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让其体验成功。

4.结语

综上可知,对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加以培养并非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教师需要从生活着手,遵循一定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借助不同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对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加以培养。所以,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设置生活情境,让儿童感知图形具体特征,组织动手操作活动,总结相应规律,同时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儿童空间的想象能力,进而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舒子华.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07):191.

[2]王晓玲.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力[J].好家长,2017(30):126.

猜你喜欢

空间想象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立体几何教学中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