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探析

2019-10-20刘宇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

刘宇

【摘 要】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逐渐朝向了高电压的方向发展,而在应用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应该对继电保护自动化做好建设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和故障处理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故障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概述

1.1继电保护构造及其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的检修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它能够检测出系统运行时的异常,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操作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进行控制。从内部结构上看,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主要分为输入、输出、判断三个部分。同时包含了几个独立的单元。(1)取样单元。取样单元主要负责自动接收被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微小的变量信息,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以被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辨识出的电力符号,再接入传感器输入到下一个处理单元中。(2)鉴别单元。取样单元将电信号发送到鉴别单元中,鉴别单元会将其与电力系统设定好的信号进行比较,以此作为判断电网运行是否正常或是存在异常及故障问题。与此同时,为处理单元提供信息,以接收取样单元与鉴别单元传输过程中的电源信号。(3)处理单元。鉴别单元发送的电信号交由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利用时间继电保护装置及中间继电保护装置,参考对比得出的结论来判断保护装置发出何种指令。(4)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接受了上级单元发送的故障信息,并且进行继电保护动作的实施。通常来说,执行单元分为两个类别,分别是光继电器与声继电器。二者通过发出光源或是声信号对保障发出预警信息。(5)控制及操作电源。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设置了独立的电源,使继电保护装置發送的电信号不受其他保护系统的影响。因为独立电源的功率与其他保护装置的电源功率是有差别的,所以在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独立电源进行控制时,需要特别注意。

1.2继电保护根本任务及要求

通常来说,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根本任务包括实时并选择性的执行断路器的跳闸动作,与此同时精确的反馈出运作正常的电路元件。故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可靠性是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根本要求,这四项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2在电力系统故障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运行状态的评价系统不完善

为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系统、自动化装置等的运行状态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必要及时完善继电保护运行状态评价系统。目前在我国某些电力系统发展中,还存在继电保护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例如我国某一电力系统的在线检测系统操作的不规范,从而导致在招投标,实际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在线检测系统对故障问题的播报不及时、不正确、误报。

2.2自动化装置的检查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某些自动化装置的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检查制度流于形式、不完善等情况。例如某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将检查制度真正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有的人员即使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了检查,也是存在形式化,从而导致自动化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

2.3装置元件可靠性无法确保

工作人员发现某些保护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腐蚀、生锈、螺母不紧等情况,继而引发故障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装置在生产,运输,调试等环节出现纰漏,然后在后期制造,检测等环节对保护装置质量的把关不严;另一方面是因为装置的长时期运行,从而导致器件松动,绝缘老化,使得保护装置的故障发生率增高。

3关于继电保护的自动化装置中故障检修的措施分析

3.1强化运行状态评价系统完善工作

(1)及时建立科学的自动化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关人员有必要及时建立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例如《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标准》等,通过利用制定来对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做出监测和控制,并对其运行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装置运行工作的高度重视,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运行操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有效提升装置运行效率。为了保证故障检修质量,工作人员认真对自动化装置中的每个试验进行检查,并重复试验三次,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每次试验结果以及误差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使用电器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如:示波器,毫秒计等,同时确保检测仪器的外壳和保护柜在同一点接地。

(2)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电力系统管理人员首先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并在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发挥出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给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加强对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的不断完善,例如制定《继电保护装置人员奖罚制度》,《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检修标准》,《电力系统员工激励制度》等。并要求工作人员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的情况,将设备的施工参数作为重要的依据,从而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最后管理人员要结合专家的调查意见,同时参考评价结果和操作人员专业经验,实现有针对性,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了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同时也积极促进了人员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2强化二次继电保护管理

(1)对二次回路工作的严格管理。在带电的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禁止私自将互感器二次侧开路,同时不得断开回路永久接地线;在短路互感器二次绕组过程中要及时使用线路,从而保证短路二次绕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注意:不得使用导线进行互感器二次绕组。在二次继电保护工作中不得在短路端子和电流互感器之间的导线上进行操作,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在二次侧开路过程中出现高电压危险。(2)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在连接电压端子工作中必须小心,切记不得使用旁边的接地部分,对于拆开的电压线头一定要及时做好标记,与此同时使用绝缘布将其包好。在电压端子连接过程中必须积极使用绝缘工具,提前做好安全措施,戴好绝缘手套。

3.3强化检查制度完善工作,将其制度得到落实

在检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根据装置实际运行的具体情况,对检查的周期做出合理的优化,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故障防范检查制度。例如某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在检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制度,主要目的是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制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操作规范》、《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比如在此过程中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绝缘部分,逆变电流等,以便于员工可以在制度的约束下积极的落实好自动化装置的检查工作,还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多的掌握自动化装置检查工作进度,实时的监督人员执行情况。

3.4把好器件质量关,确保装置元件可靠性

比如某工作人员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首先认真了解设备图纸说明书并仔细阅读,然后再展开设备的检查工作。认真检查设备的外观、各个元件是否有破损;电缆的连接是否可靠;电缆接线口是否有损伤;互感器使用等级是否符合实际要求等等。尤其是在设备的调试环节,必须对危险点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要将设备的运行参数记录下来,通过对比,从而选用质量过关的设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并且完善电力系统的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后期运营过程中维护的工作力度,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营,才能为电力用户带去高质量的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任翔.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探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07-108.

[2]施文鹏,苏德崇.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民营科技,2015.09.29.

[3]宫志刚.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广东科技,2013,22.16.95-96.

(作者单位:临汾供电公司汾能公司修试分公司)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
流水LED灯装置
继电保护系统在10kV配电站中的应用
轰趴装置指南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措施探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关于几个重要保护定值完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