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0-20刘东辉

数码设计 2019年13期
关键词:运用研究高中地理分层教学

刘东辉

摘要: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教育环境、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地理成绩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就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应运而生,由于这种教学方法能兼顾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下面本文将从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层等方面展开论述,以为今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地理;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3-0077-01

Abstract: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senior high school.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tudents' individual learning ability, students' geographical achievements ha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constantly adjust teaching methods to better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multi-level teaching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s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take into account students' different learning situations, it is welcom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following article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 stratifica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 stratif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scuss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work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Key words: stratified teaching; High school geography; Using the research

引言: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工作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就能很好地践行这个准则,因为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体会到“被关注”,因此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等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极大提高。

1 对高中地理的教学对象进行合理分层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师首先要对班上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按照相应的分层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为了重点培训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略甚至轻视成绩比较弱的学生,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1]。一般来说,优等生具有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学习积极性也相对比较强,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比较高,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比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中等生的成绩则在中游水平,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学习欲望也比较大,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增加指导时间,并适时给予鼓励,以更好地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学困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欲望比较强但是由于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限制,造成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指导,并且鼓励他们,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这个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难度不一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的问题有:中国的疆域面积;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的省级、市级、自治区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数量;中国邻国的数量以及各方位所毗邻国家的名字等,这些问题是学生经过查阅一定资料或者是根据常识便可以回答出来的,而且这些问题的难度是逐级递增的,这些问题的内容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符合相关教学标准。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问题要大致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让成绩相对较弱的学生回答难度过大的问题,以避免打击到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极大提高[2]。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分层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课程的针对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也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来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就使得教学内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除了要求让其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之外,也需要让其掌握一些拓展性的知识,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并鼓励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深入研究一些地理专业知识,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自信。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除了要教授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外,还要对其进行鼓励,培养这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为地理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3]。

比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程时,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就需要做好的教学目的规划。比如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学目标是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能够独立地分析某一地区的农业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且在知道某一地区的区位条件后来反推该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并且能进行一定分析。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农业区位影响因素。这种分层次的教学将更有利于将学生带动起来。

3 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在素质教育和“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构建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浅析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2016 (39): 00237.

[2]李建鹏.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9):00126.

[3]陈又平.浅谈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33) :39.

猜你喜欢

运用研究高中地理分层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