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超长软土富水地基深基坑的降水理论研究
2019-10-20杨东祥刘新忠王森林陈宇
杨东祥 刘新忠 王森林 陈宇
摘 要:在地下水位丰富的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时,管井降水以其排量大、降水深度大成为了降水施工的首选。降水方案编制前,依据相关规范,对基坑涌水量、单口降水井的降水量、降水井间距等进行计算确定,能有效的提高降水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
關键词:深基坑,管井降水,无压非完整井,涌水量,降水量
随着工程技术不断进步,工程所涉及的基坑愈大愈深,而基坑施工作业时总是伴随地下水带来的风险,所以降水施工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基坑工程降水可以防止涌水、稳定边坡、防止管涌、减少横向荷载、防止流砂等发生。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尤其在这种富水地基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甚至发生边坡失稳、坑底隆起、基础流沙等问题,而且地下水还会使地基承载土沉降不充分,对结构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一、工程概况
江阴市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虹桥隧道,采用明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工程所在地地质软弱,地下水丰富,对本工程有影响的主要为孔隙型潜水及微承压水,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粘性土层中,富水性差,水位埋深为2~3.2m;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2-3层粉土、3-3层粉土、5-2层及5-4层粉土夹粉砂中,各含水层相互连通,整体厚度较大,含水层顶板埋深约4.60m,底板埋深约64.20m,含水层厚度约59.60m。采用SMW工法桩、三轴搅拌桩等作为止水帷幕,与封堵墙一起将隧道分为多个封闭的区域,基坑内根据开挖深度情况等距设置φ325管井降水。管井降水计算分别以开挖深度6m、13.5m两种方式进行,基坑尺寸分别为96m×32m、128m×32m。
二、降水方案设计
(一)具体情况说明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层兼滞水,局部土层为中等弱透水,部分土层有微承压的特征,管井底部达不到不透水层,降水类型为无压非完整井。
2、工程基础处于秋季施工,属于常年水位。地下水位取自然地面-2.0m。降水分别以开挖深度6.0m、13.5m计算,基底干燥厚度1.0m。
开挖深度6.0m,有效降水深度Sd=6.0-2.0+1.0=5.0m
开挖深度13.5m,有效降水深度Sd=13.5-2.0+1.0=12.5m
3、潜水含水层厚度计算:
(二)涌水量计算
(三)管井数量计算
当开挖深度为6m时,土层弱透水,具有滞水和承压水的特征,取单座管井经验值q=30.0m3/d,此时n=24座;当开挖深度为13.5m时,土层中等透水,主要受微承压水控制,取单座管井经验值q=60.0m3/d,此时n=24座。
降水井间距的计算:
(四)基坑降水井布置
根据以上计算,降水井布置如下:
虹桥隧道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采用φ800钻孔桩机施工,施工完成后安装φ325混凝土管井,外侧采用滤料回填。开挖深度6.0m范围内的基坑内疏干管井深度采用14.0m,约26座;开挖深度7.0~13.5m范围内基坑内疏干管井深度为22.0m/座,约34座,降水井在基坑内分两排均匀进行布置。降水井布置数量及间距需根据现场降水试验进行复核验证,以确保降水井设置满足基坑开挖需求。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构筑物越来越多,建筑施工逐渐向地下空间延伸,深基坑施工越来越普遍,深基坑施工安全问题急剧突出。施工前,依据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结合相关规范进行涌水量等计算,进而编制完成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降水施工方案指导进行基坑降水施工,能有效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节约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罗利锐,刘秀峰,付国永.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7(01):48-51.
[2]蔡娇娇. 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基坑降水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111
[3]赵慎中,宋珪.ModFlow在超深基坑降水模拟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37(30):51-52.
[4]章柏林. 基于沈阳高富水砂层及复杂环境下基坑降水研究[D].东北大学,2009:95
[5]陈卓行,李粮纲.考虑隔水帷幕作用下的深基坑地下水降水设计[J].山西建筑,2015,41(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