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设计规律:减少科技馆中互动展项造型设计的盲目性
2019-10-20吴风南朱思与张根磊李珊珊张美萍
吴风南 朱思与 张根磊 李珊珊 张美萍
摘要:科技馆中有大量参与性极强的互动展项,参观者通过与展项的互动,学习其传达出的知识信息。这套过程非常强调参观者的主动性,同时也考验着互动展项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因为展项与人的互动是需要考虑安全性、趣味性、传播性等多个维度的特性。本文主要通过对优秀互动展项外观设计的规律分析,总结科技馆互动展项外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从业者提供一般性的指导意见,使其在刚接触此行业设计时有规律可循,不至于陷入盲目。
关键词:互动展项;科技馆;规律分析
一、引言
近几年的科技馆的建设与改造不仅仅是科普领域的发展,同时对于展示设计行业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大小小的展示公司纷纷加入了科技馆建设和改造的行列。除了展示空间的设计,科技馆展示中的重中之重“互动展项”的设计也在展示设计的范畴内,加上近几年体验技术不断创新,更好的沉浸式体验也加入了互动展项中。然而如何将现有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自然科学知识、展项外观设计等要素整合在一起是展项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区别展项设计好坏的关键;这就要求展示设计师在参与不同类型展项设计时都有与之对应的方法。不同于产品设计复杂的类别,科技馆中的展项仅以科普教育为目的,强调展项的参与性、互动性;在体验上应重视教育体验、娱乐体验、逃避现实体验和审美体验四大体验类型;强调参与性、体验性、主题性、科普性且针对的人群大多是正接受教育者,除此以外在设计、制作、施工上也存在着很多类似的限制和局限,而恰恰是这些局限让我们在各类纷繁的科技馆展项设计中摸索出一些具有一般性规律的设计方法,我的研究就是在这基础之上探寻出科技馆展项造型设计的规律,为科技馆展项的设计者提供帮助,有效减少设计的盲目性。科技馆展项是可以与参观者互动的信息传达道具,互动性展项相比较于传统的图文展示、模型展示有更强的主动性,强调参观者的参与,是近几年主流的科技馆信息传达手段和工具。本文主要探讨展项造型与空间环境、参观者和展示内容三者的关系,与它们结合产生的设计规律,主要以英国伯明翰Thinktank科技馆和上海科技馆为例。
二、展项与空间环境的结合规律
(一)空间主题
科技馆互动展现外观设计与空间主题的关系需要结合材料、色彩和空间环境利用三个方面总结规律。首先在选择材料的方面,应结合科技馆的主题进行选择。以英国伯明翰Thinktank科技馆为例,在以城市为主题的展厅中,科技馆使用的材料都是较为现代、城市常见的材料,如钢结构、塑料等等。在色彩方面要充分考虑主要参观者的年龄和身份,比如在Thinktank科技馆中有一个科普人体生理构造的展厅,内部的色调较为温暖鲜艳,视觉效果强烈。从空间环境利用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考虑展厅的空间大小,需对众多展项进行规划、分区和营造氛围。合理分配重点展项和次要展项的空间大小,充足考虑参观空间和互动空间,以及浏览路线的规划。
(二)组织架构
科技馆中每个区域的主题、展项中的造型都应与这一区域的主题有关。以英国伯明翰Thinktank科技館为例,在“了解自己”的展厅中使用的展项都与人体结构有关,所有展项都协调且贴近主题。而在“小镇模拟”展厅中,大部分展项都围绕小镇进行设计,无论是体验式的真实模型还是交互式的多媒体,主题都非常明确,让参观者在这样的主题下接受知识的科普和游览。
三、展项与人的因素的结合规律
(一)可视性
展项的可视性需要让参观者一眼就能看懂它的功能。中国有句俗语是“百闻不如一见”,参观者能够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最直观也最容易接受的。科学原理的叙述和文字会让参观者感到无趣,甚至只留下了模糊的概念。如果可以通过增加展项的可视性,让参观者能够亲眼看见,那会使参观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其中的究竟。将生活中看不见的科学以可视性较强的方式展示给观众是科技馆应具备的功能。比如在上海科技馆,有一个名为“跳动的琴弦”的知名展项,展项是模拟琴弦的形态,上面有几根粗细不一的琴弦,展项结合了先进的科技之后,参观者可以在拨动琴弦的互动中同时观察琴弦的震动情况,并且能够感受到不同粗细的琴弦在震动时能够听到的不同声音,这样的展示效果的对照会让参观者明白展项旁文字内容中所科普的震动发声的原理,再现了震动频率和振幅所对应声音的音色和响度。将声音的原理转化成可视可互动的感官体验,是这类展项的成功所在,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能更直观地让参观者掌握科学知识。
(二)吸引性
展项的吸引性是提升参观者浏览互动的关键,它有利于信息的传达。要让展项拥有吸引性,就要考虑展项是否能让参观者从中获得知识、获得启发,能否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等。因此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很多科技馆会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免费的科普报告会、短期专题的科普展览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媒体宣传报道,增加关注度,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馆内放置的展项并且前来参观,进而增加展项吸引性。科技馆是一个自由的学习场所,参观者可按各自的兴趣进行参观和学习,这种学习过程不带任何强迫性,非常自由。因此展项就需设计得富有新意,无论是声光电手段或是利用鲜艳的色彩,通过表现趣味性增加展项的吸引性。
(三)安全性
科技馆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参观者也会经常与展项进行接触和互动,而展项的形式各式各样,水的、电的、气的、液压的、机械的、电子的等等,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安全隐患。比如电击的危险,水、气、液、电磁以及噪声的污染,运转的机械部件的挤压或撞击,孔洞、缝隙、台阶以及坚硬的边棱锐角,都可能成为参观者受伤的罪魁祸首。因此,展项的展览方式首先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充分考虑展项可能对参观者造成的伤害,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造成的伤害。
(四)美观性
展项应符合人的审美习惯。首先在视觉上就要第一眼抓住参观者,使他们产生兴趣去参观和互动,要根据展项的主题和针对的人群选择使用合适的材料和颜色。以英国伯明翰Thinktank科技馆为例,作为当地最大的科技馆,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及其家属,而它所有展项所使用的色彩都非常明亮,且展项的形状、方式多变,趣味性强并充分激发的参观者的兴趣,在学习知识之余,更像是游乐园一样美观有趣。
四、展项与展示内容的结合规律
(一)反应展项主题
比如在Thinktank科技馆中,在“消化系统”展项中使用了写实的造型,反映了食物是如何从嘴—肠—肛门的过程。参观者可以与展项互动,拉扯肠道具或者食物等等。科技馆中“小镇模拟”展项则使用了缩小的设备、家具造型,让较低年龄群体的参观者可以感受真实的社会运行现状,真实与展项互动。“心情”展项是用抽象的点状排布的灯光和情绪表情。
(二)有效传达信息
参观者通过对造型的观察就能大概了解其科普的知识类型。相比传统博物馆,科技馆更多地展项是较为现代感和科技感的。科技馆的宗旨在于促进公众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工程、技术、工业、卫生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科技馆的功能主要是科普知识和科技,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宣传先进的科学成就及其作用。因此科技馆必须能够满足有效传达信息的功能,在满足这一条件的同时也要考虑上述提到的展项主题,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再考虑信息的有效传达。
(三)物理交互与虚拟交互结合
展品必须要将自身的“探巧性学习”的媒介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依托于科技馆展品使得人类和科技知识可实现互动,赋予了展品鲜活的生命力。互动性的内涵及外延是比较丰富的,并不单单指动手操作。应结合虚拟交互的技术激发参观者的热情和参与意识,目前比较常见的虚拟交互有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現实(MR)和语音交互。以增强现实(AR)为例,它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展示方式,科技馆需要为参观者展示数目众多的展品,但是常常会受到现实情况和空间的制约,而利用AR技术可以打破这些限制,让参观者零距离地浏览和体验甚至早已产生或尚未产生的事件。例如可以向参观者展示已经灭绝的生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更加身临其境地了解众多远古时代生物的外貌和行为习惯。甚至AR技术可以展示第一个人类露西的骨架模型,参观者可以通过动画进行骨骼拼接修复的模拟,科普古代人恢复的基本步骤。这样无力交互结合虚拟交互的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参观者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展项的科普互动效果。
五、总结
科技馆中的展项是介于产品与展示道具之间的,展项需要拥有产品的特点属性,展示道具需要能够传达“知识”信息。本文主要讲述其作为展示道具的设计规律,避免设计者在设计时感到盲目。注意这些规律不是作为原则和创新方法,仅仅是对客观现状的规律分析,起到对科技馆中展项设计的初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春兰.博物馆辅助展项设计及数字技术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伍亚婕.试论博物馆陈列中的互动体验展示[D].复旦大学,2008.
[3]李春富,吴磊.当代科技馆展示设计研究[J].装饰,2007(2):30-31.
[4]胥彦玲,何丹,吴晨生.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科普研究,2010(1):59-62+94.
[5]杨瑞.增强现实技术下科技馆展品的展示形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王伟.基于游戏化学习的科技展示交互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