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格即人”

2019-10-20王艳玲

艺术大观 2019年28期
关键词:风格绘画艺术

摘要:目前关于连环画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经验的总结、连环画作品赏析、连环画兴衰的探究等方面,但是关于连环画艺术家和连环画理论分析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立足于理论视角,主要从顾炳鑫的连环画艺术入手,探讨其连环画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顾炳鑫;连环画;风格;绘画;艺术

段国英与吕卫平认为,“连环画画家大多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底,涌现了贺友直、王叔晖、顾炳鑫等一批连环画大家,在吸收中国绘画传统和读者接受度方面做出了空前的成绩”。从新中国成立初到八十年代,中国的连环画事业经历了数次高峰,很多画家把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几十年都投入到了创作连环画作品上面,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涌现出来,他们精品不断,让人目不暇接。顾炳鑫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还开创了“新连环画”的先锋,对于上海的连环画创作有过举重若轻的影响,曾经掀起一阵“顾氏旋风”,有“南顾北刘(刘继卣)”之称,是连环画新兵学习之楷模。

一、顾炳鑫艺术作品的创作经历

顾炳鑫早年学习和生活经历非常坎坷,但他却从未有放弃学习画画的想法,一直坚持着美术的学习和创作。他在战争和生活的艰难中摸爬滚打,曾经拾荒,打临工,当过售票员,摆摊修过自行车,也曾与大多数干部一样去“干校”学习,特殊的时代背景在他身上打下坚韧与真诚的烙印,他也将这些宝贵的生命体验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一并倾注到艺术中,创作了《渡江侦察记》《红岩》(与罗盘、韩和平、金葵等人合作)、《蓝壁毯》《列宁在一九一八》《向阳苑的故事》《英雄小八路》等一大批深受读者欢迎的连环画佳作,影响后辈无数。

1940年,顾炳鑫参加了夜校的漫画木刻班。因为家贫没有画素描的条件,他常去街头画速写,他把所得素材和马路见闻融入习作并开始投稿,他寄出的第一幅木刻《巧缝妇》(十八岁时发表的第一幅版画)意外地被《艺玖画报》发表,那是1941年夏天。1943年后,他娶妻,迫于生计,在地产公司当过小职员,到电车公司当过售票员,还与别人合伙摆摊修理自行车,但仍不忘画画。抗战胜利后,他的漫画在郑振铎主编的《民主》《周报》等刊物发表过。1949年冬,顾炳鑫第一次编绘了赵树理的小说《小经理》短篇连环画,被江丰、郑野夫等主编的大众美术出版社采用。1950年他被邀请参加连联书店“设计委员会”。1951年担任“连环画研究班”的老师。1952年他被调入刚成立的华东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前身)美术创作室。除了连环画,他也搞宣传画、年画和版画创作。不久,主要担任连环画组组长。1953年他用钢笔画创作了苏联民间故事《蓝壁毯》,1956年用黑白形式画了农村故事《小辫子哥和我》等作品。1956年新美術出版社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了连环画工作室,赵宏本和顾炳鑫任室主任。1956年顾炳鑫用木刻创作鲁迅小说《药》的一套插图。1957年木刻作品《大地上》,在全国青年美展中获三等奖。1958年木刻创作鲁迅小说《阿Q正传》一套插图,入选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

二、顾炳鑫艺术风格的形成

50年代中期,他开始接触中国古代版画,他对传统线描有了新的认识和兴趣。从追摩陈老莲、任渭长的白描,进而揣摩李功麟、武宗元的人物画。他画了几套白描人物画,有小说《红旗谱》《新英雄谱》人物绣像等,又开始了卷轴中国人物画的创作。1959年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了《一切权力归农会》《汀泗桥》,又创作了《三女闹革命》等作品。60年代,他画了《英雄小八路》,和几个同道合作了长篇连环画《红岩》和《红灯记》等,这些作品获得广泛好评。“文革”中,他和大多数干部一样去了“干校”。“文革”后期,他利用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条件,大量收集素材,用彩墨画头像,一面锻炼笔墨技巧,一面积累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为进一步开拓人物画创造条件,并逐步形成了以线造型为主,为进一步开拓人物画创作创造条件,并逐渐形成了以线造型为主,尤其以长线条造型为主的画风特点。

三、顾炳鑫的连环画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顾炳鑫先生还广泛涉猎木刻版画、中国人物画、传统白描等,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顾炳鑫曾担任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他又开始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在后来的教学实践、创作实践中,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正因如此,顾炳鑫先生被无数后辈所敬仰,他的连环画艺术风格影响后辈无数,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为推动连环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在特殊的时代,他是非学院派艺术家,他学习艺术的经历,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对同时代艺术家的影响都不容小觑。他是典型的人格型、务实型的艺术大家,他的艺术经历激励着无数后辈,其人格也值得后辈学习。“风格即人”我想大概说的就是顾炳鑫这样的连环画艺术家吧!

四、结论

总之,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让读者对连环画家以及其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对当代绘画艺术创作形式的意义及影响方面做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也是笔者在写作这篇论文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段国英,吕卫平.连环画的画面特点浅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6(10):99-101.

[2]林阳.新连环画的开拓先锋——顾炳鑫[J].中国美术,2015(05):44-49.

[3]孟庆江.功夫不负有心人——画家顾炳鑫的成材之路[J].美术大观,1994(02):34-35.

作者简介:王艳玲,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风格绘画艺术
纸的艺术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