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019-10-20欧阳洪芳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策略

欧阳洪芳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同时,各种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电力能源的提供难度加大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我国更是因为人均资源占有率的稀少面临着极大压力。在资源提供过程中需要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电力系统来说,新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策略

一、 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

1、绿色环保性

智能电网建设的时,除了有对电力资源合理运用的特点外,还对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将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2、可靠性

智能化的电网建设与传统的电网相比较,前者可以更好的适应大气变化和环境,保证了电网在运行时更安全,在电网传输中更加的稳定。

3、经济性

当前社会资源匮乏问题越来越频繁,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对电力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资源实现合理化的应用。

4、交互性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市场和用户之间可以建立更好的交流模式,保证电力资源能够发展全面。

(二) 作用

1、从环保的角度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的日益枯竭要求对各项资源都能够充分利用,并在利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不利影响,应运而生的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电网的各项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进一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和资源的节约。2、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提高了网架的结构强度。基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网架结构强度需要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够过关,这就会提高网架质量要求和生产水平,才能够保证智能电网的建设质量,进一步保证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3、利用智能电网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要求,而智能电网恰恰能够实现这一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通過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电网系统的高效工作。4、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让自动化技术得到全面的应用。对于那些没有采用自动化技术的电网系统来讲,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时,控制系统不能自行诊断,并将故障反馈联动系统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电网系统的异常运行。但智能电网的建设则相反,依赖于自动化技术来保障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故障出现能够利用自动诊断功能迅速查找到所存在的故障,并将自动控制联动系统将故障解决,从而保障电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5、智能电网的建设有利于合作共赢体系建立。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对于电网使用的客户来讲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并针对客户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有助于与客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了电网平台的服务质量,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的原因

(一)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整体的效率

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智能电网效率,因此电力工程技术被运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使得智能电网达到真正的自动化控制,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清晰明确的采集。此外,准确接收反馈信息并及时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解决了人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各个方面提高了整个电网的效率。

(二) 提升电网数据采集能力

在过去,使用的电网因为技术水平不高,无法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且效率偏低,无法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自动化分组。如今,智能电网中投入了一些新型的技术,能够自动收集整个电网工程设备数据,并且自动分组分类。技术投入、系统优化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使得整个电网的运行变得更为便利和高效,整体效果随之提升。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一) 电能质量优化及能源转化技术

只有高质量的电能供应才能确保智能电网整体运营稳定、安全,而电力工程技术中的电能质量转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电能输送的安全稳定。电能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的电能质量并将其划分入相应的等级,从而构建有优良实用性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在这个电能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分析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等,然后将电能质量评估等级以技术等级、经济等级为准则,最后根据不同的电能等级对其采取不同的改善措施,从而整体促进电能供应质量提升,进一步为智能电网建设打下基础。一般来说,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选用相应的技术,而普遍被采用的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不止可以降低输送电能成本,而且可以促进电能输送质量提升。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降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也将新能源的开发放在重要位置。能源转换技术主要以并网技术为主,同时加入光伏发电技术,两种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电能输送。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止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降低了能源污染排放量保护了环境。

(二)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智能电网的运行终点是用电环节,在传统电网建设中用户确定用电量只有通过电表数据,准确度不高的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计量技术的应用在提供更加准确稳定的计量结果的同时也提高了供电服务整体的效率,即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力企业得到准确的用电量,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进程可以更有效的管理电力调度,电力能源供应与分配问题也可以有效解决,从而减少电能消耗,缓解用电与供电的冲突。

(三)智能配电网预警系统

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配电预警系统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配电预警系统。通过配网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对于配网运行、线路沿线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为配网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对于配网线路的运行信息加以收集,也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在完善配电预警系统之后,可以将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输入电脑中进行存储,并且建立起配网线路的信息库,再通过对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网络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地发现配网所存在的故障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配电预警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配网运行维护管理的效率,提高配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并且提高配网运行管理的时效性,更加准确及时的对配网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四)高压状况下的直流输电技术

当下对新技术的运用不完全到位,部分电网中依旧运用传统交流电进行电力输送。但是,大多智能电网都有所进步,使用了直流输电技术。在供电过程中,如果必须使用直流电能,应该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而发挥出控制换流器的功能。换流器能够有稳定运输的作用,对总体的经济发展也有所帮助。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能够进行近距离传输,也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已得到广泛应用。

(五)能源转换过程中的技术应用

电网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大势所趋,要求电网应该不断投入新型技术,从而减少污染和消耗,这对经济和环境保护都有很大帮助。如果在电力转换期间使用较为先进、科学的技术,可以优化整体电网状况,将新能源的优势发挥到顶峰,从而也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为了使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相关电力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电力工程技术,保证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而促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完善丰富,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变革,提高人们用电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乔永祥.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 (15).

[2]范碧莹.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策略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施工安全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