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板技术在混凝土主体施工中的创新及运用

2019-10-20林新峰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19年5期

林新峰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取得了非常的大的成效,不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建筑结构形式来讲,混凝土结构形式是我国建筑结构当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模板技术;混凝土主体施工;创新及运用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而在全新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功能也朝着多样化方向进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建筑工程主体功能结构转变。

一、混凝土模板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原则

现阶段,按照形状对混凝土模板进行类型划分,主要包括曲面模板和平面模板两种,而按照受力条件的不同,则可以将混凝土模板进一步分为非承重模板和承重模板。在应用混凝土模板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技术原则,保证施工的合理性,应用混凝土模板技术要坚持安全性的原则,相关施工人员要在一定的施工体系和流程下,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安装模板、拆除模板和养护模板,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模板技术风险和施工安全隐患。在应用混凝土模板技术时还要坚持材料优势的原则,对混凝土模板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建筑材料功能、类型多样,建筑模板多为专用纸和石膏材质的,并在其中添加保凝剂、淀粉和纤维等物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好,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容易存在外在环境问题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因而应用混凝土模板技术时合理选用模板材料,能够保证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

二、模板体系的组成

(1)大模板体系,在模板体系当中由于大模板体系具有刚度强,成型后质量高等优势,因此在模板体系当中使用的较为广泛。但是大模板的体积和重量大,搬运较为复杂等特性也给工程施工增设了很大的难度。(2)木模板体系,模板及龙骨采用质量好的木材,用作模板体系中顶板、剪力墙、次梁、主梁、支架立柱等构件,胶合模板的表面要光滑平整、耐磨、防水,具有易脱模、保温性能好等特点。(3)滑模体系,在模板体系当中滑模体系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滑模体系施工技术不仅施工工艺先进,而且机械化程度也很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另外滑模体系施工技术还能够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避免材料浪费降低工程施工的造价,为建筑工程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4)爬模体系,爬模体系是目前模板体系当中一种较为新颖的技术,这项技术是在新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产生的,利用爬模技术把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主要的受力载体,将爬升装置固定在已经完工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上,待当前部位施工结束后再进行爬升。爬升模板能够把当前模板体系的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适应目前施工对于模板的各种需要。

三、模板技术在混凝土主体施工中的创新及运用

(一)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对房屋施工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选择科学的管理方式十分必要,综合设计方案和施工流程,在房屋建筑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将模板制定出来,模板设计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行设计,实现有效管理施工人员,以此来保证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通常现场考察,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方案,根据查找出的房屋质量问题,制定全面有效的施工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二)剪力墙木模板创新工艺

1、目前多数小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均采用剪力墙结构,其剪力墙混凝土质量成为住宅工程质量的重要部分,剪力墙混凝土成型质量特别是观感质量直接影响着参建各方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和住户业主对工程优劣的评价,而剪力墙的施工为现场人工操作,工人操作手法多样性,不同的操作方法其达到的质量水平高低差距较大,因此模板的加工、安装施工技术对于剪力墙混凝土的成型质量特别是观感质量非常关键。2、传统的模板施工工艺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剪力墙模板是由多个模板和木龙骨拼接而成,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显现不规则的模板拼缝痕迹。二是模板与模板拼接处浇筑混凝土后容易出现错台。三是模板外侧为木龙骨,在施工中要用钢钉钉穿木龙骨和模板钉住,模板一般为12~15mm,用力小时钉子未钉入模板,用力大时钉子会穿透模板面,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后会在剪力墙上出现多处钉子眼,即由于钉子脱离混凝土时挖出的小坑洞,模板上的钉子眼会产生模板破損。在施工下一次剪力墙模板时,钉子从木龙骨钉进模板时不能够准确钉到原钉子眼处,会产生新钉子眼,而模板原破损处也会剥离起混凝土小坑洞,这样在同一钉子位置,由钉子眼和模板破损处就会产生两处以上的小坑洞。循环使用几层后,剪力墙上出现众多的钉子眼,虽然坑洞直径和深度在3mm以内,不影响质量合格验收,但是观感较差,且模板上的钉子眼造成模板破损较严重,影响周转次数。为克服上述施工工艺导致质量上出现的不足和瑕疵,我们创新了剪力墙模板组合体系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剪力墙混凝土质量。3、具体的创新工艺①模板拼接前先进行配模,剪力墙高度方向由两块模板组成,下部为模板短边,即模板水平放置拼接,上部为模板长边,即模板竖向放置拼接,剪力墙模板拼接后仅有一条水平拼接缝。采用该方法拆除模板后,水平缝仅有一条且顺直美观,下部由短边组成后,工人容易拆除和移走上部模板。②模板与模板之间用一根木龙骨拼接,木龙骨中心线与模板拼缝线位置一致,从模板内侧用两排钉子分别钉入拼缝两侧模板和同一根木龙骨。混凝土侧压力传递到两侧模板上变形不一致容易产生混凝土拼缝错台,用一根木方支撑拼缝两侧模板,可消除拼缝错台。③消除钉子眼的创新方法是将木龙骨先按100~300mm水平间距临时放置在竖立的模板外侧,在木龙骨外侧加一条水平模板条,即首先在模板拼缝部位用钉子钉入模板条和木龙骨,然后逐一用钉子钉入拼缝部位以外其他部位模板条和木龙骨,钉子只需从模板条正面钉入木龙骨内即可。故钉子长度等于模板厚度加木龙骨截面高度的一半,其钉子绝对不可能钉入内侧模板,彻底消除了钉子眼,提高了混凝土质量,保护模板并增加了模板周转次数,降低了工程成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混凝土模板技术拥有众多的技术优势,因此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工程主体施工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严格控制好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选择好工程模板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资源,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推动建筑行业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泉智.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实施要点解析[J].居业,2016(04).

[2]廖宜彬.对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

[3]唐园.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主体施工中的应用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