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及展望

2019-10-20朱富滔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展望

朱富滔

[摘要]文章就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粮食结构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706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安全问题始终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自立。当前,我国粮食基本处于大丰收的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我国粮食以及农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对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结构的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的重点工作,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方式来帮助农民获取更高的收入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1  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1.1  耕地数量逐渐减少

一方面,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农业结构的调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存的耕地资源呈现逐年较少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优质的土地遭到占用,使得耕地进一步减少,大量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渐匮乏,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在今后的扩大空间极为有限。

1.2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水资源不仅分布不均衡,同时水资源短缺问题较为明显。近年来各种不利气象因素导致我国降水量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更为严重。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不仅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同时给中长期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3  高成本以及低质量并存

近年来,种子、农药、化学以及农用机械设备等各种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由于销售粮食所能够获得的收入并不高,农民群众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问题[1]。与此同时,化肥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虽然有效提高了农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但是长期的使用也会对土壤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造成食品安全的隐患问题。

1.4  进口粮食抢占国内市场

当前,进口粮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国外在粮食的种植过程中采用的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粮食生产不仅投入小,同时产出较大,进口粮食与国内粮食相比,其价格普遍较低,使得国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民众对进口粮食进行大量的购置;另一方面,国外的粮食普遍品质较好,而我国在粮食种植方面,往往过于追求数量而忽视了其质量问题,由于受到国外高标准粮食的挤压,国内粮食失去了大量的顾客,进而导致粮食的过多积压。

2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在当前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对劳动力以及资本等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充分、合理并且有效的利用,从而尽可能提高其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为我国形成一个以粮食安全为基础,对土地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对布局进行优化的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农业结构,在帮助农民获取更高经济收入的同时,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业竞争力,使其充分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此外,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其应当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

2.1  粮食生产总量大,规模小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我国政策的引导之下,粮食的生产总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当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导致其主要采用的是小农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很难满足大市场以及大流通的实际发展需求。由于其生产规模过小,农业技术的开发利用受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影响,甚至给我国粮食的质量以及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迫切需要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有的小农户逐渐转变为农民合作社,鼓励农业实现规模化的经营,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2  种植农户收入较低

当前,通过种粮所能获得的收入极少,导致农民对种粮缺乏积极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另有一些农民主动放弃了主粮生产,而是去從事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养殖业或者林果业。为了有效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对当前的农业结构以及生产方式进行调整,同时为其提供适当的补贴。一方面,通过政策的引导,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营销服务等措施,保证农民具备较高的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做好农民的引导工作,使其紧跟市场的价格信号,对种植结构进行能动的调整,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而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平稳推进[2]。

2.3  种植结构过于单一

近年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长期处于片面追求粮食数量的状态,仅仅对小麦或者玉米等各种单一粮食作物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不仅导致土地中的肥力严重下降,而且导致作物的产出效率低下,给土地的产出效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粮食需求结构发生转变,人们对口粮的需求量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蔬菜水果以及肉禽蛋奶等食物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因而,有必要结合居民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建立一个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草料为基础的三元的种植结构模式。

3  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展望

在未来,要想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将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紧密的结合,适当减少政府的干预,从而使其充分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但是由于粮食收入效益偏低,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较低,使得粮食生产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但是,只有保障了粮食的安全,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稳定以及安全提供保障。因而,必须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得将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在牺牲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而是应当在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率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

3.1  农业粮食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以及消费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因而有效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任务较大。当前,我国粮食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具备较高质量的农产品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问题,而质量较低的产品则存在着销售不出的情况;我国国内所产粮食优质化程度较低,每年必须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优质大米以及小麦[3]。因此,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之上,应当对粮食结构布局进行不断优化,使粮食的生产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要保证粮食的绝对安全,实现谷物的基本自给。在未来,由于优质农产品的价格较高,同时我国对其需求的弹性较大,其提升的空间较大,通过对粮食的结构进行优化,在国内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农产品,在帮助农民增收入的同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

3.2  农业种养结构的调整

在我国,应当对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草料为基础的三元种植结构模式进行积极构建,进而实现农牧结合,对循环农业体系进行大力的发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对农业的种养结构进行调整:首先,在粮食的主产区内优化并且调整种植产业的结构以及品种结构,通过粮饲兼用的玉米的种植,实现去区库存的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其次,应当建立现代化的饲草料产业体系,对耕地进行轮作休耕,同时设置补贴政策以鼓励优质饲草料的种植,实现粮食以及农牧的协调发展;最后,对于山地以及丘陵地区,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草地的改良,不断提高草地的载牧能力,进而实现草畜平衡。与此同时,还需做好牲畜粪便以及玉米秸秆等的回收循环利用工作,大力开展清洁化并且资源节约化的生态循环农业[5-7]。

3.3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必须在保证口粮安全的基础之上,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积极发展具备高品质以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使农业逐渐从中低端过度至中高端。在国内培育各种质量较高并且兼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从整体上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在农业地区,可以打造一个从农产品的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在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产品库存的大量消耗。此外,应当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在当地建设特色农业,进而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得丰富多彩的农产品[8-10]。

4  结  论

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地为当地建设全新的现代化农业体系,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同时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十三五”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专家建议[J].种业导刊,2015(4):30.

[2]吴海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6(5):38-42.

[3]王红,杨兴洪.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8(9):17-19.

[4]郑桂茹.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J].糧食科技与经济,2005(6):19-20.

[5]冯志强.河南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途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2):18-20.

[6]刘彦随.农业结构调整对全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以粮食主产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65-68.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课题组.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2(9):12-17.

[8]雷玉桃,王雅鹏.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协调问题[J].经济纵横,2001(6):8-10.

[9]姜文来.支撑粮食安全的农业水资源阈值研究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0(9):23-25.

[10]李昕.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取向:观照国际经验[J].改革,2011(8):69-76.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展望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