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组合作训练在高三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20陈梅金

学生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三成员水平

陈梅金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经常选择的学习方式,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体育作为非文化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三体育教学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对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育这一学科的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小组合作训练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训练;高三体育教学

引言:

在合作教学中,进行小组分配,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水平,并且要依据他们的个性和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分配。此外,针对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小组合作训练,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设计。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将小组合作训练与高三体育教学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高中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让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共同发展。

一、合理分配小组,促进共同提高

在小组合作训练中,体育老师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合作成员,将高中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及身体素质等要素都纳入考虑范围,综合各种因素科学地建设小组,只有在科学、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设置小组,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训练的教學优势,而且在提高教学效果上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小组合作训练中,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前提下,将班级学生分为5到8人一组,再在小组之间委任一名成员为负责人,即组长,老师将各种计划和任务分配给组长,由组长管理小组成员,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和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共同提高。但有些体育老师忽略了科学、公平等原则,在分配小组过程中没有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造成小组之间无法在水平基本持平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的竞争,不利于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且小组之间差距较大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基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都不同,尤其是在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同学们的发展速度及发展阶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体育小组合作训练中,老师要依据高三体育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如果教师为了更加精准的获得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高三学生进行一次完善又规范的体测,对同学们的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有效的评估,最终依据评估内容促进分组的合理性。

二、依据兴趣分组,加强小组合作水平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引导者和动力源。在高三体育的项目锻炼中,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对同学们吸引性很大和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在高中阶段,是同学们展示个性和特点特长的重要时期,是他们发展兴趣和发展个性的重要阶段,由此,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往往也具有差异,在兴趣爱好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各个体育活动的考核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也在不同的水平上。因此,在小组合作训练中,依据高三同学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教师可以此为依据设置不同兴趣爱好的组别,让同一兴趣、同一爱好的学生在同一组内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和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小组合作环境,还有利于小组成员在兴趣的引导下不断提高体育水平,促进小组成员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提高他们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课堂中注入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高中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课堂热情和课堂激情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在以兴趣为前提的小组合作训练中,他们的热情和激情更高,这样不仅对该体育活动的教学效率积极有益,还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水平,在高三体育教学活动中,更高层次的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例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大概了解高三阶段具体的授课内容,比如有健美操、跑步训练、篮球、瑜伽等,教师组织同学们自主选择兴趣比较高的活动,再将选择同一体育活动的学生归置为一组,这样对不同兴趣、不同组别的小组展开差异性的体育训练。在健美操的小组中,老师引导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健美操的训练,规范各个动作,达到健美、健身的效果;在跑步训练这一小组中,老师引导小组成员规范跑步姿势,对他们进行呼吸训练,传授他们技巧提高跑步水平;在篮球的小组中,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对传球、投球、运球等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传球、投球、运球等活动的训练水平,促进他们掌握篮球训练的技巧。

三、小组合作与分层次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组合作训练中,不仅仅是要提高合作学习和合作锻炼的水平,此外,还要实施分层次教学,在分层次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将班级学生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即使不同的组别基本水平大致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小组之间,不同的学生其体育水平不同。因此,基于这一特点,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必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在小组合作锻炼中,对于身体素质高、体育水平高的学生,其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会相应的提高,对于能力、素质次之的成员,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会相应的降低,这样有利于能力水平高的学生进一步的提高,能力水平次之的学生向能力水平高的学生看齐,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而不是目标标准一样,给予能力较差、水平较低的学生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实施分层次教学,在小组合作锻炼中,促进成员之间以优带劣,在成员之间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实现小组之间的目标和任务。这样,高三体育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不断优化合作方式,注重教学评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不注重或者是忽视了教学评价这一重要的环节。但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快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发现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及时发现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解决,改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甚至,在开展体育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学方式也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可以优化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计划,进一步的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必须要在课堂内完成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同学们积极的阐述自己的想法,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例如,同学们可以阐述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存在着人数不均的问题,在一些小组内,人数达到了8人一组,在一些小组内,只有5人一组,人数过多的小组,成员训练、参与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不利于他们在时间充足的基础上加强锻炼,而人数较少的小组,训练时间过长,容易疲惫疲劳,进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认真的听取同学们反映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课程做出的评价,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小组分配,促进同学们有足够的时间锻炼和提升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三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开展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劳逸结合,提高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同学们身心健康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应用,发挥该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欧阳红平,钱书江,孙飚.高中体育课小组内“1+1”互助学习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9,40(04):32-33.

[2]叶飞飞.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74-776.

[3]王跃一.基于共同志趣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2019(01):69-71.

[4]余崇新. 高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N]. 发展导报,2019-05-07(018).

[5]宋红彬. 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65-466.

猜你喜欢

高三成员水平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