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趣味学拼音”的教学策略

2019-10-20孙丽朱术春

学生之友 2019年6期

孙丽 朱术春

摘 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只要执“兴趣”之牛耳,通过儿歌童谣、情景演绎、卡片游戏等来丰富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就能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趣味学拼音;儿歌童谣;情景演绎 ;卡片游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號,让抽象思维很弱的儿童短期内掌握这些表音符号,难度很大,学习过程中孩子缺乏足够的成功体验,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部编版”把拼音教学放在有一定识字实践体念之后开展,这就大大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难度,同时也明确了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用这一工具去服务于识字。

如何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能,做到“低耗高效”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喜欢内容丰富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枯燥的缺乏现实意义的事物。我们根据这些心理特性有针对性的设计汉语拼音教学方案,把“兴趣”作为课堂设计的核心要素:把枯燥的汉语拼音知识讲解变为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参与”,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一、儿歌童谣激发学习兴趣

汉语拼音作为抽象的汉语拼读符号,缺乏具体可感的形象性,所以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畏难于汉语拼音学习。把汉语拼音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提高了汉语拼音学习的趣味性,降低了学习难度,增强了汉语拼音学习效能。儿歌是拼音教学过程中最易于操作的方式。例如:在教学音节拼读——声母l和韵母i的时候,我们可以编写顺口溜“哩,哩,小朋友哼歌哩哩哩;李,李,我的同桌是小李;梨,梨,老师给我大香梨;力,力,好好吃饭有力气”。在进行j q x拼读规则教学时可以编写儿歌“j q x真独立,从不和u在一起;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 q x就脱帽。”在拼音标调规则教学时可以编写儿歌“有ɑ在,把帽戴;ɑ不在,o e戴;要是i u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在教学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的发音口型技巧时,可以创编歌谣“张大嘴巴ɑ ɑ ɑ,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小嘴凸起u u u,嘴吹口哨ü ü ü”。这种寓教于乐的汉语拼音学习方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了汉语拼音学习效能,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拼音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汉语拼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由“学歌谣”到“编歌谣”,提升学生汉语拼音熟练度。

二、情景演绎享受学习乐趣

汉语拼音是抽象的符号,彼此之间很难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把彼此串联起来,学生就能较容易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例如:在教学《yuan yin yun》汉语拼音拼读时我们可以选取书上的插图创编故事,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来服务于教学。老师提前准备好一张印有天安门图片的卡纸,天安门图片上方印有韵母“an”,把这张图片以“an”的两个字母为中心撕成两半,采用拼图的方式让孩子记住“an”的样子:请一个小朋友拿a的一半在左边,另一个小朋友拿n的一半在右边,两人从两边往中间走,把a和n合并在一起,就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天安门图片,韵母an也得到完整的呈现。同样的方法把一片树荫分成两半,一半上是字母“y”,一半上是字母“in”,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树荫和“yin”;把一片白云分成两半,一半上是字母“y”,一半上是字母“un”,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一片白云和“yun”。通过上述例子,这彼此不相关的an、yin、yun通过卡片组合、情景演绎被重新定义,这种教育可谓“润物无声”。

三、卡片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汉语拼音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从早到晚都有使不完的力气,通过“游戏”导学,巩固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潜移默化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下面总结几种简单易学的汉语拼音学习游戏。

1、捉迷藏

游戏准备:一套拼音卡片

游戏过程:老师把若干印有声母或韵母的磁条卡片贴在黑板上,撕掉其中一个问学生:“谁藏起来了?”同学们大声齐读消失的声母或韵母,例如“an an an在哪里?快出来!”

2、顺风耳

适用范围:复习区别发音相近的字母拼音(如: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游戏准备:一套拼音卡片

游戏过程:学生人手一套拼音卡片;老师随机抽取一些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请拼音助手帮助读出来,其他学生快速的在自己的拼音卡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并快速的读出来。比如:“是它,是它,an an an”。

3、拼音牌

适用范围:拼音复习阶段巩固

游戏准备:一套拼音卡片

游戏过程:随机把一套拼音卡片分成数量均等的两部分,“敌对双方”各拿一半,用猜拳的方式决定出牌顺序,赢的一方获得优先出牌权,一边出牌,口里一边念“我出……(如:我出‘s)”,然后轮到对方出“牌”,如果出的“牌”能与对方的“牌”相拼就赢得“先手”卡片,如果不能相拼则“先手”赢得卡片,同时取得优先出牌权(如:出“ɑn”,出牌者还要念出“我出ɑn,s—ɑn—sɑn,三个的三”),卡片用完,赢牌多者胜。

总之,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只要执“兴趣”之牛耳,通过儿歌童谣、情景演绎、卡片游戏等来丰富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汉语拼音教学效能,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192.

[2]兴趣盎然学拼音[J]. 莫如朋.  课程教育研究. 2012(12).

[3]如何让拼音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 王连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