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宣传对大学生就业培训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2019-10-20姜春阳
【摘要】辽宁省从2005年起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制就业培训,2008年将原来针对失业国企职工的、由政府补贴的就业培训推广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转失业人员、返乡农民等就业较为困难的群体,以普惠制培训为载体,实施技能培训援助,加强就业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在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十几年间,政策的普及度是否已经达到政府预期目标,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可观。本文通过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归纳出影响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宣传的三个因素为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者和宣传对象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文献资料、访谈资料、问卷数据来分析政策宣传三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政策宣传效果,进而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关键词】普惠制就业培训 政策宣传 政策实施效果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辽宁省从2005年起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制就业培训,2008年将原来针对失业国企职工的、由政府补贴的就业培训推广到所有有就业要求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2011年数据显示截止10月底,全省实现劳务输出137.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1万人(省内就业88.6万人),城乡劳动力普惠制就业培训36万人,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远程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95%。期间,经过一系列政策性的文件,辽宁省的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已经初具规模,满乡嫂、东洲司炉、法库陶瓷工等一大批劳务品牌逐渐叫响全国,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通过调查数据所体现的政策效果却还是存在着“政策微效”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沈阳市这一地区的大学生群体对普惠制培训政策的认知程度调研,并通过调查政策宣传者和宣传对象之间的有效联系度,从政策宣传的角度的来分析政策传达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相结合。
质性研究通过以下三种方式:①从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的业务窗口选择总服务台和普惠制培训两个窗口拨打咨询电话。②使用沈阳市人力资源额社会保障局官网上的网上交流政策咨询服务,进行网上留言。③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沈阳市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就业培训机构公示名单》(2018-08-31)中46个定点培训机构中随机选取5个机构拨打电话,进行电话访谈,用大学生的身份向定点培训机构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
定量研究调查首先根据大学生对普惠制就业培训的认知程度设计问卷,从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中选取沈阳市作为问卷发放地点共发放100份问卷。
三、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现状
(一)沈阳市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
按照<辽宁省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沈人社发[2017]37号)等文件规定:①政策面向大学生为我市高校就读的毕业年度(毕业当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高校毕业生②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的费用是免费的,但是要参加培训,需要受众先垫付学费,然后在通过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后,向政府申请补贴,政府会相应补贴发放给受众。③非沈阳市户口居民需要办理暂住证和失业证才可以办理。④首次参与职业资格证考核姜获得职业鉴定费用补助。⑤违反定点培训机构规订或未通过职业资格证考核将不予发放补贴。
(二)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宣传效果
本文中政策的传达效果评估来源于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对定点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访谈两方面来评估。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尽管沈阳市的就业政策已经广泛普及,但是认为自己对就业政策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只有4%,完全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占比62%。对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了解程度调查数据来看完全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占67%,非常了解的只占4%,说明大学生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认知率不高,宣传不够到位。
政策的宣传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一部分原因,从就业政策和普惠制就业政策来看,政府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根据大学生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普及度认知的调查数据分析,10%的认为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普及的很高,13%的大学生比较同意这一说法,而49%的大学生则认为一般,而25%的学生反对和3%的学生非常反对大学生普惠制就业政策普及度高这一说法,撇开选择一般的数据不看,同意的学生占23%,而反对的则占28%,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大学生对普惠制培训的认知度不高,这项政策的普及度较低。
四、政策宣传效果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宣传由七个环节组成:宣传者、被宣传者,宣传内容,宣传的场合,宣传时机、宣传动机和宣传方法。结合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宣传,本文总结出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宣传内容、宣传方法和宣传者和被宣传者之间的互动。根据这三个影响因素对宣传效果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政策宣传对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
(一)宣传内容难以理解造成政策信息不准确
宣传内容能否为宣传对象理解接受决定了宣传效果,要求宣传者能够根据宣传对象的特点制作出易于理解接受的宣传内容,才有可能按照宣传者的意图改变宣传对象的思想行为。政策宣传的内容是政策,而政策本身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是否真正可能真正做到规范收费是制定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反馈的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8%的大学生非常同意和19%的学生比较同意沈阳市人力资源局官网上对大学生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表述简单易懂。46%的大学生认为表述一般。3%的大学生非常反对和24%的大学生比较反对,认为大学生普惠制培训政策的表述复杂,难以理解。同意和反对的人数持平。但是这对于一项政策的宣传来说是不为人喜欢的效果。
根據质性访谈,笔者联系到了沈阳市A职业培训学校和沈阳B烹饪学校两点定点培训结构,就先垫后补这一规则两家咨询负责人给出了解释。
沈阳A职业培训学校李老师“我们家学习的项目只有一个,额外只有一项育婴师是自己要花50块钱的,其他都是正常政府都正常补贴的,他都没有个人借钱的。
正常补贴完之后相当于我一分钱没花了一分钱没花,对,但是我有一个育婴师的项目,你相当于自己垫付了50块钱,就是你相当于花了50块钱,因为我们政府补贴标准是190,我们报名的时候是240,报名的最高标准只按190给补贴报名费,所以说你就等于自己花50块钱,其他的我们其他项目都是免费的。”
沈阳市B烹饪学校张老师“补贴现在先垫付,后给你们补偿的这种形式,现在国家的规定,比如说我们现在给你报,应该是看你学的等级,你就学四级、三级、二级、五级,每一个等级它对应补贴的金额是不一样的。 但是总体的应该就是三五千块钱就是他的上限了,得看你想学哪个等级,对,然后对应的有一个相应的减免,我有个问题就是我钱垫付完了之后,然后申请补贴,“如果我交了4200,然后政府补贴给我3800,然后剩下那些钱就是我自己出了,对不对?”对,他比如说他就给你一个补贴的限额。政府补贴给你了,2000块钱,我假设,然后你可以选择我们一个月的班,也可以选择两个月,也可以选择六个月或者一年的,他给你补贴的钱不是固定的,然后每个一个月的学费和两个月学费它是不一致的,你看你自己补多少差额就行了。 ”
根据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先垫后补”这一规定,两家老师给了我们看似一样的答复,但是在政府文件中标明的是“免费”,两位老师都表示受众会有一部分学费花销,政府的宣传准确性明显不足。两个定点机构咨询人在给我解释这一问题时的一个重要的矛盾点就是A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告诉我补贴金额是固定的,但是B烹饪学校老师告诉我补贴金额随着报考等级和所选择的学习时间挂钩,在政策执行的实际情况中,过于复杂的,解释不清的地方都会暴露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政策执行乃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解释、组织和施用三者最为重要。所谓解释,是将政策的内容转化成一般人所能接受和了解的指令。即政策能否全面 、真实、准确 、顺利地到达标的团体, 这是影响政策效果的首要环节。政府在制定普惠制培训政策“先垫后补”规定时,缺乏对政策对象理解能力及对实际情况考虑。普惠制就业政策在传达上的失误,正是“解释”这一程序的疏漏,政策信息的延迟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是造成政策微效的部分原因。
(二)政府宣传不积极,宣传方法单一,减低民众参与度
在问卷数据中51%的大学生会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查询就业创业信息,49%则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去官网查询信息,这就意味着政府如果不对普惠制就业政策进行宣传,将有将近半数的人无法了解到这项政策。我们看到认为政府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宣传非常好的占8%,比较好的占10%,而14%的认为政府对普惠制就业培训宣传非常不好,18%认为非常不好,32%的大学生认为政府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宣传程度不够。大学生了解就业政策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授课,占72%,周围关系网络占68%,网络渠道占65%,而政府宣传只占2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沈阳市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宣传不够积极,宣传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吸引群众参与。
(三)政策宣传者和被宣传者之间互动薄弱
学者麦克拉夫林提出的相互调适模式: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彼此的需求和观点并不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 彼此必须放弃或修正其立场 ,以妥协出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这一相互调适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交流过程 ,而非“ 上令下行” 的单向流程。笔者认为政策宣传者和被宣传者之间也需要相互调适,政策宣传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政策是否全面 、真实、准确 、顺利地传达给了被宣传者,被宣传者也需要将自己对这项政策产生的疑惑向政策宣传者反馈,使得政策的传达明确、全面。
在笔者进行质性研究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①从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的业务窗口选择总服务台和普惠制培训两个窗口拨打咨询电话,但是分别从五个时间点,五次拨打电话,都没有拨通 。②使用沈阳市人力资源额社会保障局官网上的网上交流政策咨询服务,进行网上留言,但是三条留言,都没有被回复。③在《沈阳市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就业培训机构公示名单》中选取五家定点机构,然后根据公示名单上的电话,进行电话咨询。但是只有两家的联系电话顺利打通,其他三家存在着电话号码不存在、电话号码就是人力资源局与社会保障局总服务台联系电话以及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并不利于政策宣传者与被宣传者建立联系。
在定量研究中,数据显示大学生有9%的人非常同意和24%人比较同意可以及时与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取得联系,25%的人则持反对态度,43%的人选择一般。总体来说在定量研究中大学生对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工作人员及时联系这一观点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无论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还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都需要一个畅通的渠道,参与政策的两个群体都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如果政府宣传者与被宣传者都浮于制度之上, 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其结果,被宣传者难以理解政策含义,不愿意参与,而政府也难以把握民众的态度,不便及时调整政策,由此造成政策的上推下行之间不能契合,从而直接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五、结论
政府很多政策效率低下,很大原因是政策宣传不力,宣传策略僵化,政府宣传者和宣传对象之间互动薄弱。政策需要宣传才能执行,任何面向大众的宣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的政策宣传便是如此,政府应建立与民众的沟通桥梁,同时提高政策宣传的科学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进入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都面对庞杂的各信息,如何让需要宣传的政策高效无误传达给目标群体,需要政府在每次宣传前定有针对性的策略。
当今可用于政策宣传的媒介非常多,传统媒介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栏、LED 显示屏、户外广告牌、网站、手机短信等等,新兴媒介主要有微博、微信等。利用这些媒介可以为政策执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部分媒介如报纸、网站等同时还可以成为政策对象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综合利用好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政策信息、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姣茏,李颖娟.辽宁省就业培训现状分析及建议[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2).
[2]韩美琦. 东莞市出租屋水电费管理政策宣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3]周青年. 信息传递视角下的国家惠农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马铭. 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工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5]朱丽苹. 农村政策宣传渠道与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6]李泽刚. 我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乐谱. 我国地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姜春阳(1996-),女,黑龙江大庆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