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
2019-10-19闫皓
闫皓
摘 要 建筑工程建设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成本小、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等多项特点,这也使该项技术得到了合理应用。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因为施工会受到外界各项因素影响,这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这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分析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
1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优势
1.1 提高混凝土材料应用稳定性、改善结构性质
应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时能够保证材料的优质应用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目前施工领域都非常重视混凝土的应用结构,这种施工工艺的要求相对严格,需要工作者严格管控相关的环节应用,做好材料管控工作、标准化实行施工流程等。钢筋混凝土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强,抗拉伸效果良好、具有高超的操作强度以及承受能力,这些性能虽然很高,但是实际施工时度混凝土与钢筋的有效配比要求严格。只有进行科学的配比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流程才能够确保具体的工程质量,同时促进混凝土材料的稳定发展。
1.2 改善建筑本身结构性能
建设房屋建筑一定要保证科学的合理应用安全度,保证根本的抗震能力、改善保温隔热能力,提高防水防潮性能,只有具备这些特点以后才能够保证基本的居住要求。应用钢筋混凝土这项材料能够充分发挥这项优势,体现优质的施工性能。合理应用这项结构能够改善房屋的居住性能,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助益。
1.3 改善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
如果施工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当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进而导致整个工程的开展受到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将一切不利因素控制在最低,保证施工的稳定开展,同时工程的质量效果也更佳。因此强化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质量至关重要,保证技术水平的稳定提升是确保高效施工效率的重要途径[1]。
2基本相关施工技术应用
2.1 科学规划施工方案应用
领导者一定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重视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规划,以全局性的角度综合考虑每一部施工环节,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操作,同时综合实际的环境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这样才能够满足基本的建设要求,实现高效的标准。此外,做好建筑结构施工是整个工程性能的重要体现,结合不同的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以科学的角度进行专业设计,保证高效的抗压效果以及发挥最大的应用性能。
2.2 科学控制质量应用
第一点:科学进行原料采购。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激发自身的责任感,采购材料时与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了解需要采购相关材料的实际尺寸、应用规格、标准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材料相关的各项指标我国都有明确的规定,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基本的操作规范执行,严格选择钢筋与混凝土的应用情况,这样才能够体现出高超的施工性能标准。此外,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也应该增强管控工作,很多材料在运输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相应的损耗问题,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复杂运输工作的人员应该保证隔离工作的开展,做好材料防护工作。保证材料安全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再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抽检,保证材料的根本应用质量。抽检过程需要严格规范操作,仔细检查需要抽检的相关材料,还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保证材料应用的根本性能。
2.3 强化后期浇筑施工
很多钢筋混凝土在施工期间会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一旦材料内部出现收缩会导致材料的表面与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这会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与应用安全。采用后期浇筑这种施工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材料本身收缩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防止施工过程中突然间出现沉降现象。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材料质量是整个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要点,因此需要保证自身结构的稳定应用性能,对整个结构产生高效的促进作用。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做好防水施工工作、利用专业的模板以及浇筑工作保证后期施工的稳定性。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提高浇筑工作的建设水平以及施工质量,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保证建筑的应用稳定性。
2.4 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固定”,模板施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立膜,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施工区域模板的尺寸和材料类型,将需要安装模板准备好,检查安装的配件是否齐全,尤其是固定螺丝型号是否与模板一致。其次,安装脚手架,同样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脚手架安装的位置,脚手架的安装是模板施工固定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为了模板施工人员的安全,一定要保证脚手架安装的规范性。最后,安装模板时,确定模板位置,保证安装平整性,避免位移。
2.5 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钢筋绑扎施工要先将钢筋按照级别进行分类,然后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对钢筋材料质量进行审核,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钢筋绑扎施工。首先,钢筋绑扎期间由于钢筋结构的要求会存在弯曲部位,钢筋弯曲的部位注意不能安排焊接而成的钢筋结构,避免弯曲使焊接部位开裂。其次,不同级别的钢筋绑扎的方式存在差异,在实际绑扎施工期间要根据钢筋级别规范进行。最后,钢筋绑扎施工最终的效果要与结构设计图纸相吻合,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边绑扎边对照着进行,从而保证钢筋绑扎施工技术应用质量。
2.6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施工顺序控制、结构水分含量控制、浇筑结构表面平整性修整以及养护。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不同结构混凝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为保证结构浇筑效果,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浇筑顺序进行施工。混凝土材料具有吸水性,水量控制也很重要,要根据具体情况排水或洒水处理。浇筑施工完成后6小时左右进行平整度修整,混凝土表面平整对性能强化有助益。养护施工要及时,注意温度湿度控制[2]。
3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一种重要结构,其在应用中不但结构加固,而且寿命长,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操作都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进行,并且要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方式,完成相应的施工,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籍彬鲡.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常用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9):122-123.
[2] 李剑飞.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