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2019-10-19张乐夏冬
张乐 夏冬
摘 要 现今对于工业废弃地进行的无数改造设计中,呈现出不同种类的景观设计表现手法。本文基于对人文精神与场所精神的重解,着重以社会背景与时间、建筑遗址与情感、植物景观与时间等三个方面的表现手法来阐述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那些曾是生产大时代的场地如今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功能,场地上损毁破旧的残骸在时间的更替下变得更加凌乱且破旧,昔日辉煌的象征也被拆除殆尽,然而这些蒙尘的过往都依旧值得被世人怀恋,从艺术历史或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它还有其独特的价值,是这些价值在时间和历史的光带上开出了颜色各异的花卉。
1社会背景与时间的重审
曾经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环境的规划,城市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昔日的工业场地也不再是城市景观中简单粗暴式的嵌入式场地了。大工业时代有其独特的印记,而新时代的转变,则重新恢复了城市中这些本来即将消亡的大量工业废弃地的使用,后工业景观的设计更是重新审视已被人们遗忘的这些遗迹的价值,从而使昔日的壮观景象重见天日。
当大众开始淡忘并忽视机械和工业大生产这一创造性时期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单纯的就场地和空间结构而言,这些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场地、建筑和基础设施已不再适用于它们最初的用途了。
从早期的德国鲁尔区改造设计开始,针对工业废弃地的修复与设计接踵而来。这些脱离了时间带单独被空置出来的建筑与场地,并不像它们表面的那样死气、腐朽。相反,它具有自己的生命,而当这些赋有生命的价值再一次被正视后,就是时间光带上第二次开花的时候[1]。
2建筑遗址与情感的融合
在通过恢复和重新审视原有的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后,将现今荒废的空间转变成一个普及大众的、适于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空间,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手法,无论是转变成湿地公园,还是创意街区,都是基于其自身的独特性而成立的,绝不是模式化的套用。下面提出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深刻地证实了这一点。
2.1 悉尼帕丁顿水库花园——生长在历史印记中的景观
作为一个国家级重要遗迹,它经历了两个建造阶段。该设计的目的是使一个古老的水库从“废置的工业品”变身为“人们聚集的场所”,所以最终它从一个被人们忽略的隐患空间变成了一个趣味的、明亮的“下沉式”公众花园。在这份设计中并没有翻新水库暴露出的部分,也没有将其拆除,而是將褪色的、昏暗的内部空间解放出来,并且结合两次重建带来的新结构,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雨水收集与灌溉的循环系统,确保花园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得以生存。在这座花园里的每一处细节,包括原始石材、木材和其他材料的选择,都基于对历史和时间的沿承,唤起人们对维多利亚时代植物花园的印记。
2.2 奥地利罗马采石场欢庆场地——历史、景观和表演的三位一体
对于游览者而言,这处采石场仿佛是真的经受过风雨侵蚀的峡谷,虽然场地上的每一处痕迹都是过去的人类开采造成的,但它却看起来更像一处真正的自然景观。这个地方已经不仅仅是表演的圣地了,也远离了曾经工业生产的狂热气氛,它更像是一处承载着无数核心信息的载体,沉默地记录着来自曾经的一丝一毫的变化,甚至包括材料都与场地的特点密切相关:当地的砂岩、氧化钢板、木材,每一种材料都使人轻易地就能触碰到采石场过去的重型活动的印记。
2.3 首尔西部湖滨公园——回收材料与水景观的抽象作品
这座湖滨公园的前身是韩国新月水处理厂,这份方案不像其他多数设计一样为了保存从前工业活动的影子,而是越过它创造了一个亲切而放松的户外公共空间,所以才有了这座以水为主导的公园,以及大小不一的草地景观,或静或动,就像蒙德里安的抽象作品,从内省的深刻观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能透过直角去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营造出一处宁静的去处。净化厂的其他残存物,也通过回收利用,成为这里的一部分继续使用,每一处细节都在潜意识的让人静下来。这份设计早已取代了“臭名昭著”的过去,摇身一变成为了有生命力的新“工业”场所[2]。
3植物景观与时间的交织
对于工业废弃地的植物和景观而言,安建国老师在《漫画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与土地》中提到的土尔旷市的“条件艺术中心”屋顶花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份设计。这份“最简单的屋顶花园”没有任何的植物配置与空间造型设计,而是一份展现了时间与历史的作品,只是将废弃纺织厂屋顶上的灰尘收集起来,重新铺设在厂房屋顶的回廊上。而这些沉积了150多年的灰尘带着从过去而来的种子,通过自然的演变重新破土发芽,种类繁多,还在许多不属于本地的物种,它们都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被各地的棉麻原料夹带在一起被带到这里,正是有这些因素,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活历史”。
这个场地不仅是超越时空的“活历史”,也是孩子们认识植物的教育基地,更是打破了人们对于工业革命历史常用的传统纪念方式以及对生活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只有博物馆的展品、历史雕塑和纪念碑才可以展现历史,景观设计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对社会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也在改变,一份独特的设计是无法人工绘制成功的,它往往都夹杂着时间的共同参与[3]。
4结束语
对于我们都不应该放弃的那些属于过去的印记,也许不光只有保留设计与拆除重建这两条路,实际上,后工业景观最有趣的一点在于附带创造出一种属于场地和景观的新型语言,这些新型语言是鲜活的,是生硬的雕塑和纪念碑无法替代的,它们是一种新型的纪念方式,能更加丰富纪念工业革命历史的设计手法,它们被融入特定的场地中,使这些停滞运作的工业废弃地在新时代里继续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 马航,宋瑞生,戴冬晖.西方废弃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对策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9.
[2] 韩国C3出版公社.伊比利亚通道后工业时代的转变[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07.
[3] 安建国,李锦生,钟律,等.漫话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与土地[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51.
作者简介
张乐(1995-),女硕士研究生,现就职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通讯作者
夏冬,女,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现就职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