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议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

2019-10-19当周加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5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必要性

当周加

摘 要 城市规划本质就是对各种矛盾的协调,以维护全局的利益。其主要是人们把自然环境改造为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城市环境的一种手段。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要性,对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 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必要性;措施

城市规划是政府实现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规划编制和投资项目的审批对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及各投资者之间进行协调,平衡利益关系。因此为了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性,以下就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1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必要性分析

城市规划发展要持续不断地为居民提供最大限度优化的物质、精神和环境空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同时,城市是宜居的,其发展是基于促进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和社会的共荣。如今,各国都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积极发展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的目标已从唯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复合生态繁荣,即财富、健康和文明。因此贯彻科学发展观,城市规划应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动力、推进动力及和谐动力,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愉悦、物质和精神享受相统一的空间环境,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是城市规划从以物以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1]。

2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措施分析

(1)城市规划要尊重和调动市民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城市规划要充分尊重城市居民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多倾听市民的意见,调动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热情和积极性。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仅特别强调必须将人民群众利益视为城市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突出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中的主体性,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城市的积极性,不能将他们视为城市发展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在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就是许多地方政府在主观上确实想为群众做点实事,并且也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大量功夫,但却没有得到认可和好评。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未能充分倾听市民的呼声和意见,未能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公众参与性不高,没有让广大市民普遍参与到关系自身利益的城市规划决策的具体制定中。此外,在城市规划工作者也存在着同样问题。部分城市规划师在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未能做到实事求是,未能充分考虑民意,没有认真倾听城市居民的呼声,只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臆想,或是单纯为了迎合业主需求,而将相关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置之度外。如此一來便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城市规划方案,根本没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也很难激发市民参与热情,更无从谈及让市民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2]。

(2)树立人本价值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在城市发展价值诉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本价值理念的实践,最为典型的当属“宜居”和“乐居”理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引发了城市生态危机、交通堵塞以及人居状况恶化等诸多现代城市病,城市发展日益暴露了其非人性的黑暗面,而这也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如此的时代语境下,许多城市明确提出城市规划战略和发展目标,呈现了非常明显的价值转向,就是说,城市建设从以往单一追求速度、GDP等物化指标转向城市居民民生指数和幸福指数的追求。主要包括“宜居城市”等体现人本价值的城市发展理念。本质上来讲,宜居城市就是能全面满足人性需求的城市,不仅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物质层面的需求,而且能够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让人们时刻感受到公平、温馨、舒适和愉悦。宜居城市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功能性宜居,一个是社会伦理性宜居。前者主要是满足市民基本物质需求,包括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健康性等,确保良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是其追求的侧重点。后者主要是指公平的城市和具有很强包容性的城市,它要让全体城市居民感到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发展,能够挖掘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由于平等的缺失属于持续性社会负面力量,它能够抵消所有为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以及城市变得更加人性化所付出的努力。但是,从理想居住环境角度来讲,仅停留在功能性或伦理性层面的宜居还是远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民精神层面愉悦,达到一种自由与和谐的居住境界,这是对人性最高的认可和肯定。

(3)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总体布局措施。科学规划城市的总体布局是城市高效、健康、合理运作的基础。城市总体布局受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现状和各项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和生活无一不牵涉城市的总体规划总体布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延续到今天,人们在经历了城市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与现代文明的同时,饱尝其生存条件恶化之苦。因而更多人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关注环境的保护。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条件,因而我们天生就有不同的地区与种族区别、不同的生活环境,然而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人人都享有享受阳光、空气、水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权利,城市的生存条件还应是安全、舒适的。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要求规划城市总体布局时,无论规模大小、无论位于何地,都要在基本设施与布局上均等。在城市规划总体布局中,要从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出发,创造一个绿地、光照、噪声等生存条件相对均等的环境。在交通、建筑及公共设施等方面体现现代文明对弱势群体的扶持与帮助是城市对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市规划总体布局时关注弱势群体,也是城市建设者为社会所做的巨大贡献[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得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具体措施非常多,而以人为本这一规划角度已成为现代化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现代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万终盛.关于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研究[J].建筑知识,2016,(04):38.

[2] 刘杨.城市规划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体现[J].商,2015,(34):87.

[3] 苗岭.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5,(03):59.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必要性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