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问题与优化策略

2019-10-19王辉

建筑与装饰 2019年17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建筑工程

摘 要 针对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妥善解决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良好的优化策略,保证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案得到更好实施,减少建筑结构失稳现象的发生,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失稳现象

建筑框架结构可以实现规模化施工目标,而且其施工成本比较低,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建筑框架结构的承重能力比较强,空间布置较为灵活。为了保证建筑框架结构得到更好运用,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特别关键。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对策。

1提升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水平的重要价值研究

第一,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质量的提升,能够增强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建筑框架结构出现失稳现象。

第二,从居民角度来分析,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2建筑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1)刚柔并济优化设计原则。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对于设计人员来讲,在保证建筑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优化,针对刚化的建筑物进行柔化设计,保证各项材料的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2)节能环保优化设计原则。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工程的绿色节能环保问题,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环节,通过遵守节能环保设计原则,做好生态设计工作,能够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朝着绿色节能方向发展。

(3)功能性优化设计原则。对于建筑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人员来讲,在实际设计工作之中,要全面发挥出建筑框架结构的使用功能,保证建筑结构更加完整。例如,在某建筑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通过遵守功能性优化设计原则,能够保证建筑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可靠,提高了建筑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得建筑的多功能性得到全面体现。

(4)减少工程结构造价优化设计原则。在对建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设计人员要遵守经济性设计原则,在保证建筑結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提升建筑产品的经济效益。

3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问题与优化策略分析

3.1 计算模型不合理

条形基础在建筑工程当中应用较多,设计人员需要准确计算条形基础宽度,但是,在具体的计算环节,由于设计人员选用的力学模型不合理,缺乏综合性考虑,影响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降低建筑框架结构的安全性能。例如,在该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环节,因为墙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此应力会经过条形基础,直接传递到地基当中,若条形基础宽度不合理,特别容易出现建筑失稳现象。

现阶段,建筑行业当中的大部分软件,均需要对梁、柱进行受力分析,但是,在实际的建筑框架结构当中,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不一致,梁柱出现相交,分不出主次结构。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运用的分析软件不合理。

为了保证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计算模型更加合理,设计人员要科学选择分析软件,在此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可以采用ABAO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此项分析软件的科学运用,能够保证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得到更好解决,该软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计算能力。与ABAO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不同,PEP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则能够对建筑框架结构重力二阶效应进行准确的计算,而且具备建模功能,利用纤维截面,模拟建筑框架结构中的梁、柱[1]。

另外,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人员也可以采用SATWE分析软件,模拟建筑框架结构当中的梁与柱,也能够模拟建筑剪力墙受力状态。对于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人员来讲,在框架结构设计环节,要根据框架结构特征,科学选择分析软件,保证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降低建筑框架结构失稳现象的发生概率。

3.2 抗震设计问题

在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环节,做好抗震设计工作特别关键,特别是在地震高发区域。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筑框架设计人员通过不断加强抗震设计,能够保证建筑框架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减小地震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当中,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结构设计问题缺乏重视,一旦出现地震灾害,建筑结构特别容易发生失稳现象。

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工作之中,要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结合该地区的地震区划分状况,明确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并加强建筑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得到更好提升。如果建筑框架结构中有填充墙,设计人员计算的框架结构刚度会超出理论计算值,地震作用效应比较小,降低建筑框架结构的安全性能。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设计人员需要科学选择建筑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

3.3 配筋设计问题

建筑框架结构配筋设计不合理,会降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此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因为建筑高度比较大,建筑结构顶部承受比较大的风荷载,若屋面荷载传递到边柱轴向总力比楼层边柱总力小,会增加柱顶部偏心力,故设计人员需要适当增加高层建筑顶层边柱配筋[2]。

在进行大跨度柱网框架结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楼梯间部位框架柱和平台梁间的连接情况,进行科学的配筋设计,如果建筑楼梯间部位出现短柱现象,会降低楼梯间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配筋设计时,要加强短柱设计,并适当加密短柱箍筋,保证建筑框架结构更为可靠。设计者还要遵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合理控制建筑框架节点部位的箍筋率,建筑底层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不能够超过三分之一框架柱净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有效分析,例如计算模型不合理、抗震设计问题、配筋设计问题等等,提出良好的优化策略,能够保证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提高该建筑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周晖.以异型柱框架为例浅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72,75.

[2] 张百振.多层钢结构模块与钢框架复合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0):93-94.

作者简介

王辉(1986-),学历:本科,工程师,现就职单位: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结构设计。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