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钢企业为例浅析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
2019-10-19李晶
李晶
摘要:妇女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都与男子有很大的差距,在社会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如果在劳动中队妇女的这些情况不加以保护,不仅会影响女职工本身的安全和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代的素质。对现行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除要研究那些明显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内容外,也要考虑法规内容的可行性。对于法规中一些具体劳动标准,需要进一步仔细的研究和论证。
关键词:女职工;权益保护
随着时代的進步和发展,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稳步提升。女性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而由于女性体力、生理、性格等方面的影响,女性不仅要承担着生儿育女抚养家庭的任务,同样还承担着就业增加家庭收入的现实压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女性职工权益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的突出和重要。本文以南钢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为例,研究女职工就业生存现状,为企业提供女职工权益保护相关对策研究。
南钢企业现有女职工总数2302人,占职工总数的19.8%。平均年龄41.6岁。其中40岁至49岁女职工占比较高,高达64%。女职工学历分布,初、高中学历占比50%,大专学历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再教育获得,操作岗位占比77%,而且女职工中70%都奋战在南钢企业生产第一线,在日常的工作中,女职工从事着和男同志一样的工作任务,敢于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为南钢企业发展和工程建设献计献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需要保障。那么,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企业中女性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分析
(一)就业存在歧视。当今社会,相比较男性,女性自身存在一定的弱势,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女职工,普遍认为女性结婚生子会单位工作进程。在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明确要求要男性限制,在女职工招聘中对年龄、婚姻状况、身体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逢生产旺季加班严重,劳动强度大,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时有发生。
(二)特殊权益难以落实。众所周知,由于女职工在家庭中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子女教育、父母赡养、操持家务等方面要承担着很大的工作量。而女职工还要参与社会劳动,和男职工相比,女职工想要和男职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企业在实现女职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方面,特殊权益难以落到实处。而女性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的生理状况,很多企业单位存在无法提供必要的权益保障。保险待遇有待提高。
(三)综合竞争力低。企业女性在求职、提拔时容易被区别对待,大部分企业女职工文化素质较低。职场女性在是否生育孩子、生完孩子再入职时面临不少难题,也有大龄女职工面临被辞退或被迫提前退休的压力,总体来看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男职工。
二、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对策
造成女职工劳动权益受损的原因并非法律规定缺位,而是这些法律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一方面,相应的惩罚措施疲软,目前仅停留在责令整改层面,无法有效约束企业;另一方面,相对于劳动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在考虑用工成本的前提下往往选择放弃女职工。
那么以南钢企业为例,我们在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方面提出了如下对策:
(一)增强女职工权益保护力度。企业应搭建妇代会、职代会平台,维护好女职工权益提供保障,出台企业妇代会、职代会相关制度,从源头抓起,不断完善妇代会、职代会的规范化建设。南钢企业工会、女工组织组织在本单位建立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妇代会、职代会工作制度,要求有组织机构、有组织制度、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规范运作,以此提高广大女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同时企业要建立提案办理制度,针对女职工的合理化意见,要进行反馈。在企业用人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女性岗位优势,设定专门岗位。在竞争过程中,给予一定比例让女性参与升职晋升。单位工会、女工要发挥妇女权益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对确实有困难的职工,要通过妇女小组的帮助,积极引导。对困难职工要加大慰问金力度。对单亲女职工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照顾。
女工组织要为求职女性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服务,通过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招聘会,了解收集社会上创业信息、宣传地方政府关于女性创业的政策,为女性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平台,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妇女解决实际问题。
(二)完善配套体系建设。企业应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并制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育儿制度。企业工会、女工组织要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女职工的合法利益。同时强化女职工责任意识培养,在怀孕或生育期间尽量完成自身可承担的工作。
企业应该建立配套制度对保护女职工在工作时的合法权益有了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待孕期、更年期等阶段的保护。对女职工易发高发的疾病,单位要定期组织体检筛查确保女职工在安全生产的安全与健康。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考虑女职工特殊时期,给予女职工可承受的工作,尽可能的为女职工减轻经济压力,给予女职工应有的休假制度。
(三)全面提升女职工综合竞争力。企业要定期举办女职工各类岗位技能素质提升班,不断提升女职工在业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让女职工参与集体决策在公司征集合理化建议,提高企业女职工参政议政权利,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对企业女职工进行妇女维权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女性群体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安抚、引导女性通过创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