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2019-10-19张红
张红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適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工作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自我加压,提高起点,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认为,应以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
一、融入中心法。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找准定位,把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重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把主攻方向放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上。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变“游离式”、“脱离式”为“共谋式”、“保证式”。即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式,不搞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评价,做到全心全意搞建设,众志成城谋发展;在工作运行上,坚持一切为发展着想,一切为发展鼓劲,一切用发展评价,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败,以职工满意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重点把握上,注意发挥党支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选树各类典型,让典型真正树起来、亮起来;在载体选择上,注重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使企业的中心工作得到及时的保证、及时的推进。
二、主题教育法。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思维、凝聚人心的工作。怎样认识企业的形势、目标和任务,怎样面对市场经济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变“被动式”、“传统式”为“主攻式”、“超前式”。即在工作安排上,立足于超前策划、超前实施,打主动仗,打进攻仗,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共同发展;在内容选择上,注重深化、注重挖掘,注重在引导人、激励人上下功夫,注重发展观、创新观、人才观、服务观、安全观、管理观、和谐观教育;在目标把握上,着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努力实现职工的一举一动与企业发展相聚合,把企业发展的目标向全体干部职工传递,让大家了解目标、把握目标,凝聚目标、锁定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
三、人才推进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核心是人,充分挖掘职工的智慧潜能,实施好人才强企战略,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注重拓宽工作视野,变“单纯输入式”、“自然成长式”为“内部挖掘式”、“主动培养式”。即我们要从抓观念教育做起,引导职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学以致用、领导抓学、奖学促学的观念,为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打造平台。要从“三支队伍”建设工作抓起,注重抓好经营管理者队伍,技术干部队伍,岗位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培养的渠道,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普通员工培养成人才,将一般人才培养成为高级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上层次、上水平。要从素质工程干起,创新培养模式,扩宽工作领域,通过导师带徒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授青年职工操作知识和技能,努力把职工队伍建设好,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四、关爱员工法。职工是企业的最大的资源,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职工的需要出发,变“教育灌输式”、“形象工程式”为“以人为本式”、“心系员工式”。要从员工内心需求出发,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求全责备,倾听员工心底发出的声音,让员工从内心深处支持企业发展,接受企业管理,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支撑企业进步的中坚力量。要关注特殊群体,主动“与困难群体结对子,与不稳定群体建关系”,从思想上、源头上抓起,从员工日常生活中的难事、愁事、烦心事出发,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为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提供各种服务和后勤保障,组织职工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等等,不断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在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建议,让职工真正参与到企业发展建设的重大事项中来,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基础和保障。
五、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是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成效显著,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变“闭关式”、“盲目式”为“开放式”、“调研式”。即把握好调研的目的性。调研之前,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正确处理好上情和下情的关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实现好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把握好调研的关键性。做到身到、心到、口到、手到,详细地占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把握好调研的时效性。讲求时间效益,及时捕捉各种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把握好调研的典型性。及时准确掌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始终干有标杆、学有方向,保持前瞻性和先进性。
六、领导推动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要使其达到评价最好、作用最大、效果最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把责任制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变“会议落实式”、“缺位空位式”为“真抓实干式”、“补位到位式”。即在工作定位上,要把党组织书记作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去思考、去定位、去把握。在队伍建设上,要以党务干部为重心,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特别是行政干部、管理干部的积极作用,统筹谋划好思想政治工作,克服热在上面、冷在下面的倾向,做到守土有责,尽职尽责。
在组织保证上,要通过组织体系的完善,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以及自下而上的目标保障体系,把责任和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到班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性循环体系。在效果评价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工作安排后,对基层的落实情况、反馈信息、职工要求,进行分析、识别,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工作的进展程度要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检查考核到位,效果提升到位。
七、特色工作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注重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寻求方式、方法上的突破,变“传统保守式”“特色缺乏式”为“求实创新式”、“立意新颖式”。即要在“新、特、精、活、深、实”上下功夫:立足于“新”,就是思路上要创新,有新点子、新经验,用全新的视角,从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上来思考问题。
立足于“特”,就是要努力形成不同以往的特殊理念,用特色的方法去创造特殊的经验,特殊的效果。立足于“精”,就是精心策划、精益求精、精心打造、精雕细刻,创造有利发展的精品力作。立足于“活”,就是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力戒空谈和说教,要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立足于“深”,就是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确保改革发展稳定上,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保障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效方法、有效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于“实”,就是要把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凡事从实的角度想问题,用实的办法做事情,让实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切实做到虚功实做,务求实效。
总之,工作内容的深化,方式方法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