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2019-10-19郑新莹
郑新莹
摘要: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事关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是夯实党的领导地位的需要,更是为推进党建伟大工程所必须。为此,要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来发挥保障作用,通过严格执行党组织规章制度来强化组织建设,通过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来切实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再通过活动方式创新来团结服务群众。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新时期
组织能力提升一直是我们党建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提升组织力作为重点[1]。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组织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等的坚强战斗堡垒。从工作开展的角度来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事关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党的领导地位的夯实,也是推进新时期党建伟大工程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国有企业等都要站在党建工程重大战略性意义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结合着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来创新性地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具体来看,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组织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等是基本的方面。
一、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意义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有助于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党的领导地位的夯实,也是推进党建伟大工程的需要。
(一)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
新时期,党只有與时俱进才能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点,是完成新时期党的任务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2]我们党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要依靠富有战斗力的党组织和富有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来完成,如何保证党组织和党员,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呢?基层党建是个必须要开展好的工作,这一点是我们党建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时期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组织力是关键。组织力得到提升了,整个基层组织进而整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得到提升,党员的示范作用才有保障。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也就有了根基与保障了。
(二)夯实党的领导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这一点已经被历史发展所证明,也正在被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证明。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也是一个过程,这就离不开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组织力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了科学的组织体系、完备的制度、共同的价值观、富有吸引力的组织目标以及满足成员精神需求程度等。[3]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组织力也体现在组织的领导方式、组织设置、引领方式、服务方式等各个方面。[4]提升组织力自然也是从这些方面入手,无论是领导方式还是组织设置等,这些都事关党在基层的作用的发挥,事关党的领导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三)推进党建工程的必然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也是推进党建工程的必然要求,事实上,我们党一直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从最初的将党小组厘定为基层组织,到后来的党支部为基层组织等,各个时期我们党都很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来更加广泛地团结群众、引领群众,切实做到“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5]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地进行,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组织都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越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是要加强党建工作,尤其是要加强组织力提升工作。
二、新时期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的路径
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党组织规章制度,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还要推动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发挥保障作用
组织力提升需要建设一支高效务实、宗旨意识强的班子队伍。[6]一个好的领导的班子需要高素质的干部人员,这些人员要有扎实的政治素质,具有政治高度,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还与领导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从领导体制方面来看,必须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这一制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新时期,在基层党组织中也要坚决地贯彻这一领导制度,通过领导体制的优化来保障不出现“一言堂”现象,保证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从而保证党组织不会虚化、弱化、边缘化,真正地在企业发展等当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严格执行党组织规章制度,强化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还要严格地执行党组织规章制度,强化组织建设。严格执行了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够规范化地发展,规范化地发展了才能够长远发展。我们党内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在强调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背景下,更是要严格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以国有企业的领导制度为例,国有企业的运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党的基层组织处于领导地位,需要发挥引领作用。那么,就需要依法依规来理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严格执行党政职权范围的规章制度、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保障性制度等。
(三)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切实发挥模范作用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还要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切实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彼此关联,共同形成党组织的影响力。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组织力的提升包括对党员本身凝聚力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巩固共同的政治信仰,共同认同的、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等,进一步壮大党员队伍。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要通过系统的党员教育活动来进行,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地认识党员教育的重要性,扎实、创新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培训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创新。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增强对周围群众的示范作用。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要常抓常新。
(四)推动活动方式创新,团结服务群众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还要不断地推动活动方式创新,更好地团结服务群众。创新才有活力、战斗力,要根据社会结构、党员流向、群众需求等深刻变化,不断地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创新。[7]基层党组织直接面临着广大群众,比较容易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在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强调精准供给,要采取措施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靶向供给,保证有效需求得到满足。基层党组织也可以借鉴此做法,观察党员的需求,观察普通群众的需求,结合着组织的实际,将几者协同起来,更好地开展工作。此外,在大数据时代,基层党建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以更加灵活的、便捷的形式来开展工作,这样更容易被年轻的党员、群众所接受,也能够克服一些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等。
三、结语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好这一工作事关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也事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效,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对于基层组织来说,要深刻地进行自我反省,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再结合着组织力提升的基本方面,找到本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基本方面、着力点。组织力的提升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领导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工作方式与方法的创新等来实现。因此,这也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董艳芳.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着力点[J].红旗文稿,2018 (23):32.
[2]何爱云.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源头与提升路径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 (6):32.
[3]倪健民.组织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
[4]周显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在创新上下功夫[J].领导科学,2018 (36):41.
[5]管强松.新时代加强党基层组织组织力的提升路径[J].新西部,2018 (35):75.
[6]余满红.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方法路径[J].新西部,2018 (35):76.
[7]吴雯雯.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N].学习时报,2019年1月7日,第0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