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pk周杰伦:时代偶像的代际更迭?
2019-10-19无双
文/无双
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
网友的真诚发问,意外引爆了一场流量之王的旷世之争,不管是知名企业、行业名人,还是大V网红、以及自称“中年人”的普通群众,纷纷为“过气明星”周杰伦送分打榜。这场持续三天的“战斗”最终以周杰伦超话影响力破亿、蔡徐坤粉丝退出微博榜单竞争而画上休止符,有网友总结称,这是“一次面向流量大型嘲讽的行为艺术”。
这几年谈起诸如“小鲜肉”“流量艺人”之类的词汇,总是免不了有些微词。但时间回到十多年前,说起最当红流量,还得有周杰伦的名字。
2000年,十九岁的周杰伦凭借同名专辑《Jay》进驻歌坛,没有人预料到在此后十几年里,这个名字会长期霸占华语乐坛第一的宝座。十多年后,同样十九岁的蔡徐坤凭借造星综艺红透半边天,以超第二名票数两倍多的绝对优势C位出道。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都是“出道即顶流”,区别在于流量的介质发生了变化。如今代表流量的是热搜、评论转发数据,那些年的流量是电视台的音乐排行榜、街边音响店的黄金位置,还有学校小卖部里两块钱一大张的明星贴纸。但论争议,当年的周杰伦比起今日蔡徐坤只多不少。
2003年,31岁的罗永浩跟现在不理解蔡徐坤为什么会红的80、90后一样,不懂“唱歌没唱歌、要才气没才气、要创作没创作”的周杰伦为什么会成为偶像。同样是文青创业的凡客老板陈年,在节目里公然宣称“穆旦甩周杰伦一万条街,周杰伦是垃圾”。如今已升级“老年网红”的罗永浩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打榜结束后,他在微博里说自己并不是那么喜欢周杰伦及其粉丝,跟现在所谓“中年人”对蔡徐坤的感受类似,隐隐透露出作为“老年人”更上一层的优越感。
这条微博很快就收拢了几万条嘲讽,但也有几十万人的点赞。可能来自流量明星不敢发言的粉丝,也可能是来自当年同样不喜欢周杰伦的其他路人。三个代际的差异与矛盾在这条微博里得到生动体现,每一代人都觉得上一代人的喜好“落后过时”,下一代的“肤浅粗陋”,只有自己这一代的“经典长存”。
几乎和周杰伦同一时期,同样区别于传统审美的李宇春、韩寒横空出世,收获了年轻人的喜爱,也遭到了中年人的吐槽。不过,尽管当年的中年人反对他们,但十多年后已有不少变化。这一方面缘于人们的观念发生更迭。曾经被质疑的周杰伦、韩寒、李宇春,最终凭借在各自领域里质量过硬的作品和足够分量的奖项。这也是我们很难把蔡徐坤当做时代偶像的主因:人气居高不下,却无分量相等的作品。粉丝沉浸在数据制造出来的繁荣假象中,以至于当真正具备国民度的力量误入粉丝结界,他们才发现粉圈数据的不堪一击。
在流量明星模式下,有无作品似乎已不是评判明星身价的标准,或者说,流量明星本人就是他们的作品。粉丝用流量为明星积攒身价,资本市场变相地从粉丝身上获取价值,粉圈规则早已为他们打造了一个封闭自足的美丽新世界。所以大多数流量明星依靠颜值、性格等因素就能获得粉丝追捧,个人IP比作品更具影响力。
但对于粉丝以外的路人群体里来说,流量即原罪。“流量=质量差=无作品”几乎成了大众评价作品的固定公式。今年二月,央视就点名批评某艺人的微博数据虚高,涉嫌造假。画面显示的,正是蔡徐坤的微博。央视还直言不讳地指出,数据造假,让娱乐圈陷入唯流量至上的恶性循环。
天下苦流量久矣。周杰伦和蔡徐坤的榜单之争,正是大众对流量不满情绪的一次集中爆发。类似的情形在徐峥、雷佳音、郭京飞身上都发生过。他们的受众会为了喜欢的演员默默花钱进电影院或者看演唱会,但并不会为他们打造漂亮的数据,也不需要这些数据。
得益于发达的网络,愈发多元的音乐风格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各异的音乐口味让大众不再追求一种“统一规划”的共性音乐表达。也就是说,再出现像周杰伦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歌手并非没有可能,只是难度必将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无论在哪个时代,作品和实力都是艺人维持竞争力的杀手锏。如果被流量捧上高处却“才不配位”,必将被流量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