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构建研究
2019-10-18宋志彬张秀梅
宋志彬 张秀梅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也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主体不明确、教育规划不系统、教育内容不丰富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学校-学院-科研团队”自上而下式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强调学校抓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各环节、各阶段。学院要结合学院实际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和形式,推动教育举措抓实落地。科研团队要将团队精神文化建设抓出成效,推动团队精神文化建设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7-0134-0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人才渴求更加迫切,这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渠道,研究生教育既要精准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战略,以专业教育为主阵地抓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更要积极探索、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环节发力,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研究生,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以教育创新、改革回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注,回应研究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大关切。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
就教育目标而言,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目的一方面在于培养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的体现。无论是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发展成长还是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领方向,为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引领方向。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都体现在为人的发展成长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其中,创新能力培养侧重于“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德”的培育。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作用是解决个体对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认识问题,同时引导人对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等各种关系的认知,这些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人文素质等为方向、为保障。而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人文素质等的教育依赖于思想政治素质实现。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远大理想、奋斗精神等,教会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问题、面对困难,促进学生将团队精神、健康心理、诚信意识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些非智力性因素能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正确发挥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
3.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发展
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深刻联系,“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新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传承和拓展作用。”[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其侧重有所不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渴求创新型人才,促进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支持便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因此,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介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内容和形式等,以贴近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途径、内容和形式促进自身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有机融入,通过二者的融合提升研究生教育合力,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协同提升,其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明确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问题涉及的是“谁来做”的问题。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导师单方面的教育管理,而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评价,更多是依靠导师的个人素质、人格魅力等形成对学生的影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学院、以导师为主体的科研团队都应负有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但现实情况是学校层面的宏观统筹和顶层设计职能發挥不到位,学院履行教育主体的职责落实不到位,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谁都能管却又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地带,研究生缺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载体,这种情况距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有着明显差距,不利于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捋顺学校、学院、科研团队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各负其责、协同协作。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尚未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穿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4]“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举措的创新。在思想认识上,学校党委、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各学院、研究生导师要深刻认识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要有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勇气。在实践举措上应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生第二课堂育人的系统设计、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体现等多角度、多方面下功夫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融入。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不丰富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载体,丰富的教育内容是保证教育实效的关键。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方面着力构建丰富充实的教育内容体系。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即课程教育相对薄弱,师生普遍存在重专业教育轻思政课堂的倾向,教师教学积极性相对较低,课程考核不严,思政课堂的育人功效不显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严重缺位。与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相比,本科生第二课堂内容较为丰富、体系更为健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竞赛等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覆盖面也很高。但研究生第二课堂则缺乏设计和规划,研究生本身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以顺利毕业或获取深造的机会为目的,对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则往往充当看客。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组织,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引领和激励,另一方面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开展第二课样活动缺乏深入思考和设计。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的内涵分析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的本质在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聚焦短板弱项,坚持把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从宏观、中观、微觀各个层面,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6],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的要义在于将学校内部居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主体进行角色和功能划分,形成自上而下、功能互补、合理分工、协同联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学校层面的责任主体是学校党委以及学校党委领导下的研究生院、研究生学工部,学院层面主要是院级学生工作者和研究生所在的科研团队。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涉及多层级、多主体,如不加以理顺,就会造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合理,甚至出现“1+1<2”的现象。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就是要将学校和学院层面的教育主体统筹起来、整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局面。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明晰不同主体的权能边界
研究生思想政治主体权能边界不清晰,必然导致责任不清、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各种问题,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序状态,不利于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发展、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明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权能边界,要界定学校、学院、科研团队应该做什么。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党委应认真落实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抓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从教育理念、队伍建设、物质保障、统筹协调等角度为学院和科研团队服好务,该管的管到位,该放的放到底,该服务的服务好;学院则要结合本学院的专业情况、学生情况等,自主设计开展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本学院研究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科研团队则应充分发挥导师的第一责任人作用,抓好以团结协作、乐于奉献、诚信守纪等为核心的团队文化和纪律建设。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的目的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鲜明的目标指向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构建的本质目的。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衡量教育实效的标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构建也要体现这个标准。一要紧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突出教育的时代性,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也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先进思想、科学理论、使命担当等的感悟和内化,要摒弃“灌输式”“填鸭式”、走过场的教育;同时,要切实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出发,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更好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要求。
四、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的政策举措
1.学校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顶层设计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统筹谋划、科学引领的作用,是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科研团队等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风向标,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职责在于学校,关键在于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放、管、服”。学校党委要统筹好研工部、研究生院、教务处、学校团委等部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新要求,立足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定统领性方案,对各层级教育主体的职能要进行细分,对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要明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及第二课堂建设要明确责任主体。
2.学院层面切实增强主动性,统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二级学院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针对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让创新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体现到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改革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创新性开展;充分认识到第二课堂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推动研究生第二课堂与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融合发展;制定科学的人才评价办法,推进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与研究生奖学金评选、申请直读博士审核推荐等事项挂钩,让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素质成为研究生评价的核心导向;探索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中、党政干部中选拔合适人选担任研究生思想政治导师,以双导师制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协同提升。
3.科研团队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以健康向上的团队文化引领培育研究生
团队是与研究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单元,团队文化对研究生影响十分重要。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充分发挥好研究生教育管理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对研究生的思想状态、日常表现等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及时关心、关注。更要以身作则,切实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修养、文明的行为举止等引领团队文化建设。研究生导师在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作用的发挥即依赖于个人自觉,也依赖于来自学校、学院的监督与支持。另一方面,要突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诚信守纪的团队文化建设。没有好的团队文化,就没有成功的科研团队。针对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特点和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党和国家对青年人才的要求,学院和导师要鼓励团队开展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自我教育,以风清气正的团队文化浸润人才、培育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5/201011/t20101117_142974.html,2010-11-17.
[2]冯蓉,刘秀东.思政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正向功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7-120.
[3]王占仁.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论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1-115.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2018-05-2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创新能力培养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元机制构建研究”(SJGY20170100)。
作者简介:宋志彬(1981—),黑龙江泰来人,讲师,硕士,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通信作者:张秀梅(1981—),黑龙江木兰人,讲师,硕士,佳木斯大学理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