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动笔
2019-10-18老舍
老舍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
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
怎么学习呢?我看哪,第一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
永远不敢动笔,就永远摸不着门儿。不敢下水,还能学会游泳么?自己动了笔,再去读书,或看刊物上登载的作品,就会明白一些写作的方法了。只有自己动过笔,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作品,学会一些窍门。
千万别着急,别刚一拿笔就想发表不发表。先想发表,不是实事求是的办法。假若有个人告诉我们,他只下过两次水,可是决定马上去参加国际游泳比赛,我们会相信他能得胜而归吗?不会!我们必定这么鼓舞他:“你的志愿很好,可是要拼命练习,不成功不放弃。这样,有朝一日你会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我看,写作也是这样。谁肯下功夫学习,谁就会成功,可不能希望初次动笔就名扬天下。我说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正是为了练习。假若我们忽略了这个练习过程,而想着文章能够马上发表出来,那就不好办了。是呀,只写了半篇,再也写不下去,可怎么去发表呢?先不要为发表不发表着急,这么着急会使我们灰心丧气,不肯再学习。若是由学习观点来看呢,写了半篇就很不错啊,在这以前,不是连半篇也写不出来吗?
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我总以为初学写作不宜先决定要写五十万字的一本小说或一部剧本。也许有人那么干过,而且的确一箭成功。但这究竟不是常见的事,我们不便自视过高,看不起基本练习。那个一箭成功的人,想必是文字已经写得很通顺,生活经验也丰富,而且懂得小说或剧本的写法。他下过苦功,可是山沟里练把式,我们不知道。我们应当知道自己的底。我们的文字基础若还不十分好,生活经验也还有限,又不晓得小说或剧本的写作技巧,我们顶好是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为的是练习,给创作预备条件。
首先是要把文字写通顺了。我说的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正是为了逐渐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即使我们一辈子不写一篇小说或一部剧本,可是我们的书信、报告、杂感等,都能写得简练而生动,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当然,到了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试写小说或剧本了。文学的工具是语言文字呀。
要学习写作,须先摸摸自己的底。自己的文字功底若还很差,就请按照我的建议去试试——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同时,连写封家信或记点日记,都郑重其事地去写,当作练习写作的一种日课。文字的学习应当是随时随地的,不专限于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会写小说的人当然也会写信,而一封出色的信也是文学作品——好的日记也是!
文字有了点根底,可还是写不出文章来,又怎么办呢?应当去看看,自己想写的是什么,是小说,还是剧本?假若是小说或剧本,那就难怪写不出来。
首先,我们往往觉得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足够写一篇小说或一部三幕剧的,事实上,那点经验并不够支撑我们写出这么一篇作品的。我们的那些生活经验在我们心中的时候仿佛是好大一堆,可以用之不竭,及至把它写在纸上的时候就并不是那么一大堆了,因为写在纸上的必是最值得写下来的,无关紧要的都用不上。
这样,假若我们一下笔就先把那点生活经验记下来,写一千字也好,两千字也好,我们倒能得到好处。
首先,我们会由此体会出来,原来值得写在纸上的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我们的生活经验还并不丰富。假若我们要写长篇的东西,就必须去积累更多的经验,以便选择。
其次,用所谓的一大堆生活经验写成的一千字或两千字,可能是很好的一篇文章。这就使我们有了信心,敢再去拿起笔来。不要贪大!能把小的写好,才有把大的写好的希望。况且,文章的好坏,不决定于字数的多少。一首千锤百炼的民歌,虽然只有四句或八句,也可以传诵全国。
再次,即使我们的那一段生活经验的确结结实实,只要写下来便是好东西,可写的时候也还会碰到困难——写得干巴巴的,没有味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看大概是这样:我们只知道几个人、一些事,而不知道更多的人与事,所以没法子运用更多的人与事来丰富那几个人与那一些事。是呀,一本小说或一部戏剧就是一个小世界,只有我们知道得真多,我们才能随时地写人、写事、写景、写对话,而且写得活泼生动。我们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动笔!我们不妨今天描写一朵花,明天又试着描写一个人,今天记述一段事,明天试着写一首抒情诗,去提高表达能力。生活越丰富,心里越宽绰;写得越勤,就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么一天。是的,得下些功夫,把根底打好。别着急,别先考虑发表不发表。谁肯用功,谁就会写文章。
(选自《出口成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