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性”“四清”,精准审题

2019-10-18唐惠忠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性烧瓶迪克

唐惠忠

一、何谓“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新的命题形式。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受到不少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同学们在备考时也应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与方法,总结来说就是“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原则,“四清”为审题方法。

(一)关于“三性”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蕴含的意旨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如“达·芬奇画蛋”材料——

达·芬奇从小爱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他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老师见此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这则材料可从三个角度审题立意:①天才出于勤奋;②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③名师出高徒。

3.筛选性原则: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认识具有多样性,所以,写作时还要对所得认识进行筛选。筛选的原则有三个: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尽可能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二)关于“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从理论上说,每个对象至少可提炼出一个观点。

示例:两元钱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准备离开时那女人竟然出来了。我愣住了,急忙摆手说:“不要的,送给你们了。”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听了女人的话,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她这才高兴地转身离开。

这则材料可以从两个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从材料可知:我们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保护受助者的尊严》。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在“我”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但面对“我”的同情与施舍,收废品的女人坚持给钱,坚守自己的尊严。参考拟题:《人穷不能志短》《生命因尊严而高贵》《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会涉及几个对象,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有主次之分,那么,同学们在审题时就应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分析,而不能选取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示例:果戈理焚毁剧本

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发表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过了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理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果戈理就把剧本丢进了火中。

在这则材料中,“果戈理”是主要对象,“茹科夫斯基”是次要对象,后者不能成为切入角度。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会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同学们审题时一定要辨清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示例1:犹太人有句谚语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着‘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两句话,“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我”很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是说“我”很伟大,能够创造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因此这则材料的思辨性很强。综合两方面意思,人需要自信,也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

立意1:自信与谦卑——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谦卑,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拥有美好的心灵。

立意2:渺小与伟大——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事业。我们要尽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立意3:认识自己——犹太人经常在口袋里放两张纸条,目的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己,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

示例2:和尚与蚂蚁

(1)一個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则材料所含的对比关系有点复杂:第一则意指人多心不齐而坏事,第二则意指人多心齐而成事。可见,人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心齐。因此,材料的中心大意是成事的根本在于人心要齐、目标一致;也可从机制的角度来谈,强调团队建设贵在形成机制,要确保目标一致。

4.析清含意:有些材料蕴含比喻义或哲理,审题时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示例:黄永玉自题画作《螃蟹》

螃蟹: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螃蟹”站在自身立场,提出疑问:“人怎么是直着走的?”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1.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不论植物、动物还是人,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和习性特点,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狭隘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事物(如风俗习惯及对传统的突破等)。2.每个事物都有其独特的形式,这个世界本来就丰富多彩,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包容。

【请你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他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着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别涅迪克“意外的发现”这则材料,内涵丰富,它启示我们:每一次成功都始于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更有赖于执着探索的心灵。许多人常慨叹缺少机遇,其实机遇来临时并不是敲着锣、打着鼓的,它会悄悄从你身边溜过。有心还是无意,是决定你能否抓住机遇、赢得成功的关键。

之所以称别涅迪克的发明为“意外的发现”,一是因为“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别涅迪克看到“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的报道更属“偶然看见”。然而,偶然性中往往有必然性。别涅迪克“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时,他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这无疑为他日后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偶然看见报道”后,他便“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这表明他是个有心人。由此,同学们除根据材料中的两个核心句“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着的追求”和“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确立主旨外,还可紧密围绕“创造”这一总话题,引申出諸多角度,如“保留一份好奇心”“别忽视细节”“偶然背后的必然”等。针对这些角度去思考,都成立。

猜你喜欢

三性烧瓶迪克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钢化玻璃的来历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