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旁观者”向“行动者”的转化
2019-10-18黄佳楠薛忠义
黄佳楠 薛忠义
【关键词】道德 旁观者 行动者 道德冷漠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7.014
道德“旁观者”现象所反映的道德问题
旁观者现象是指在危险紧急的情况下某些个体或群体明知他人生命遭到威胁或公共利益遭到侵犯,仍采取消极观望、熟视无睹、见危不助的態度的社会现象。旁观者现象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法律现象等,还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体现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弱化。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是非、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道德良心、社会习俗等为评价手段的社会规范。从道德维度看,旁观者现象不仅是人与人关系冷漠的道德失范现象,也是社会道德赖以生存的某些前提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问题。
首先,人性遭到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特征,它是历史性的、社会性的、动态的、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人性往往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与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关注物质享受、个人价值、感官快乐、眼前利益等,陷入了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牢笼,也使人类的精神世界陷入了自私自利、道德冷漠的精神枷锁中。旁观者现象就折射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人性异化问题,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空虚、信仰缺失和自私自利。
其次,道德责任匮乏。从道德维度看,旁观者并不是为非作恶的坏人,而是一种不愿作为的“平庸的恶”,这种道德责任匮乏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个体对道德责任的逃避和拒斥,展现了个体对自我道德完善的放弃,内蕴了个人主义思想泛滥、个体责任意识淡化、社会凝聚力缺失、社会道德秩序紊乱等令人担忧的道德问题。
最后,道德关系隔阂。道德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反映。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环境中,以宗族、家族为中心的亲情伦理渐渐被陌生人协作的现代伦理所取代,社会道德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是许多人都没有适应这种社会转型,反而陷入了没有道德约束的道德境遇之中,屡见报端的旁观者现象折射了道德冷漠、利己主义泛滥等问题,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隔阂、疏离、不信任、冷漠等。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等成为正常的社会现象,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等却成了“另类”的社会现象。[1]
道德“旁观者”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道德“旁观者”现象是社会转型期一种特殊的道德失范现象,它折射了现代人的道德冷漠、人际关系疏离、责任意识匮乏、个人主义泛滥等令人担忧的道德问题。应当从社会道德、个人道德、道德心理三方面出发分析道德“旁观者”现象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道德“旁观者”问题。
社会道德滑坡。从价值取向上看,社会转型期中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解体,多元道德观念渐渐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这种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必然会弱化人们的道德共识,带来社会道德滑坡、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使社会成员做出各种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比如,许多人就认为,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等并不是个体的道德义务,在别人遭到危难时自己并没有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等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不必为自己的见死不救、见伤不扶等而遭受良心谴责。在这种道德心态支配下,许多人总是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危难境遇,最终成了不负责任的道德“旁观者”。
从道德环境上看,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市场竞争无序等现象日渐凸显,贪污腐败、官商勾结、钱权交易、诚信缺失、制度失范等问题肆意泛滥,这些都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的形成,也使许多人对社会道德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质疑,这必然会弱化个体的道德信仰和道德实践,使许多人不再相信和践行社会道德,由此带来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从道德制度上看,旁观者现象与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如果社会救助制度缺失,就会使个体对社会道德、道德制度等产生质疑,并渐渐形成冷漠的道德实践。当前我国存在道德救助机制不完善、道德奖惩机制缺失等问题,不能为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道德行为提供制度保障,许多人因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而身陷困境,从而弱化了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和道德实践。
个人道德缺失。首先,道德良知缺失。道德良知是影响人的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准。蔡元培就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价值内核和道德根基,这些蒙蔽了人们的道德良知,并带来了个人道德素质降低、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道德旁观者问题。比如,许多人将利己主义作为人生准则,将金钱、权力等作为人生追求,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丧失了社会道德责任。
其次,道德观念紊乱。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日渐模糊,比如,党员干部、下岗工人、私营企业主、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成员往往会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主张。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道德失范的容忍度不断扩大,于是各种道德失范现象日渐增多。
最后,道德信仰丧失。[2]在后现代语境下,传统道德体系逐渐被解构,共产主义理想也被拒斥于个人道德信仰之外,“一切向钱看”的庸俗功利主义成了许多人的道德信仰,这无疑增加了社会道德危机产生的几率,也导致道德旁观者现象时有发生。比如,有人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作为人生追求,也有人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作为价值目标。
道德心理异化。首先,旁观行为、助人行为等都是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作出的具体道德选择。个体的道德选择往往要经历道德判断、道德冲突、道德选择等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会受到特定的社会情景、个体的自我利益等因素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他人处于危难的关键时刻,围观群众共同承担了道德救济的责任,这时每个旁观者的道德压力和道德义务就会减轻,从而会形成特殊的“旁观者效应”。可见,在紧急情况下旁观者是否采取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道德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旁观者的人数,如果旁观者人数较多,而且大家都没有采取救助行为时,那么个体就会在“从众心理”指引下变得盲目跟风、无动于衷,最终变成道德冷漠的“看客”。[3]
其次,旁觀者现象的产生还与个体采取道德行动的社会成本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旁观者救助病危者、制止行凶者等时,可能会遭到社会误解或遭到他人的迫害,并因此增加旁观者的道德成本及额外费用,这无疑降低了道德“旁观者”成为道德“行动者”的可能性。
道德“旁观者”转化为“行动者”的路径
道德“旁观者”现象是影响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将道德“旁观者”转化为“行动者”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当通过整饬社会道德环境、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等方式,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促使越来越多的道德“旁观者”转化为道德“行动者”。
整饬社会道德环境。首先,坚持正确的社会道德导向。应当严厉批判利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思潮,净化社会文化生态,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还应以主流价值观整合各种价值观念,将道德价值取向与导向、先进性与多样性等统一起来,增进人们在道德原则、道德要求等方面的思想共识,以培养更多的道德行动者。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道德环境。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要以理性务实的态度推进道德建设,既要开展道德先进性教育,又要照顾道德的普通性和普遍性,营造自由、宽松的道德环境。比如,新闻媒体应多报道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批判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通过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方式营造良好道德舆论环境。政府部门应建立见义勇为救助基金,给予道德“行动者”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各种道德冷漠现象严厉批判和惩处,营造惩恶扬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最后,加强道德制度建设。道德“旁观者”问题的产生与道德制度建设滞后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加强道德制度建设,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才能更好地解决道德“旁观者”问题。为此,应当用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约束个体行为,规范个体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推进道德制度化建设,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促使“旁观者”向“行动者”转变。还应当建立和完善道德模范奖励制度,通过设立见义勇为奖、道德模范奖等方式将更多的道德“旁观者”转化为道德“行动者”。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将公民道德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等联系起来,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转化为个体的道德信仰和道德自觉。应当创新公民道德教育模式,以榜样示范、实践活动、环境熏陶、舆论引导等方式开展德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仰。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志愿者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道德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此外,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4]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应摒弃传统的说教式道德教育,创新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比如,应秉持尊重和发展人性的主体性理念,大力培育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主体人格等,使社会成员能够成为社会道德的行动者。应确立科学化、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引导公众将道德知识、道德原则等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自觉践行道德原则和生活准则。同时,开展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开展道德实践的重要动力,如果个体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感,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道德冷漠心理,做出见死不救、见伤不扶的非道德行为。所以应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情感教育,通过环境熏陶、舆论引导、道德实践等活动丰富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提高人们的道德移情能力。比如,可以就各种道德冷漠现象开展社会讨论,引导公众反思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等道德“旁观者”现象的危害,培养公众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5]
提高个体道德品质。首先,提高个体道德自觉性。道德实践是一个漫长的道德内化过程,需要通过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实践等方式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自觉。应将个体的道德自觉性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个体进行道德学习、道德反思、道德实践等,不断提升个体的道德主动性和自觉性。应当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将道德实践置于公民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实践能力,以更好地解决道德生活中的知行不一、知而不行等问题。其次,培育个体道德良知。良心是个体的自我道德评价,也是影响个体道德判断和选择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当开展道德良心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等观念,并引导人们深入反思道德旁观者现象,鼓励人们按照自己的道德良心进行道德实践。比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当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良心。最后,激发个体道德勇气。正确的道德行为不仅离不开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还离不开个体的道德意志和道德勇气,如果个体拥有自觉、坚韧、果断的道德品质,就会做出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道德行为。因此,应引导人们正确理解道德情感、道德勇气等,培养人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使人们能够自觉将道德要求落实到社会生活之中。[6]
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等道德“旁观者”现象屡见不鲜,给公民道德建设、国民素质提升等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道德“旁观者”问题与社会道德环境、公民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从道德“旁观者”现象的形成原因出发,通过加强个体道德关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等方式促使德“旁观者”转化为“行动者”。
注釋
[1]李志强:《国内道德冷漠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陈建先:《“旁观者”现象的博弈分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游海疆:《学校道德教育的突围:从道德旁观者到道德参与者》,《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许晓飞:《“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5]孟繁英:《道德判断:情感抑或理性——亚当·斯密的公正的旁观者理论评介》,《兰州学刊》,2016年第12期。
[6]伍志燕:《道德评价及其合理性》,《理论学刊》,2011年第12期。
责 编∕张 晓
Abstract: The bystander phenomenon refers to the social phenomenon where individuals or groups clearly know that the life of others are in danger or the public interests are being violated, but they still adopt a passive attitude of inactivity and turn a blind eye. This kind of moral "bystander" phenomenon not only causes the civic morality to fall into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but also casts a shadow o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program. Therefore, we shoul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bystand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moral decline, individual moral deficiency and moral psychological alienation, and transform moral "bystander" into "actors" by optimizing the social moral environment, carrying out civic mor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individual moral quality.
Keywords: morality, bystander, actor, moral in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