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视频”App的新闻报道特色及启示

2019-10-18李乐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启示

李乐

摘  要  2018年3月2日“人民视频”App上线,在新闻报道方面特色鲜明:将短视频报道和移动直播作为新闻的主要呈现方式;用适合网络用户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通过多平台合作,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传播。“人民视频”App的成功经验对于传统新闻媒体转战新媒体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  “人民视频”App;新闻报道特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098-03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用户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不同新闻客户端的特色各不相同,其中“人民视频”App主打短视频报道和移动直播,秉持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坚持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通过多平台合作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传播。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要主动拥抱新媒体,建设自己的新闻客户端,同时要坚守新闻职业操守,强化新闻媒体属性,才能打造个性化品牌化的新闻品牌。

1  “人民视频”App的新闻报道特色

1.1  将短视频报道和移动直播作为新闻的主要呈现方式

“人民视频”App顾名思义,就是用视频进行新闻报道的应用软件。打开“人民视频”App,上边栏有“推荐”“访谈”“资讯”“视点”“全球”和“VR”六个栏目,其中的内容都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视频的长度在8分钟以内,短则十几秒,适合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客户端的下边栏有专门的“直播”通道,打开后是新闻的直播或回顾,同时视频下方配合有图片和文字的内容提要,方便用户快速掌握直播内容。

2018年3月5日至20日,“人民视频”App直播《两会进行时》,每天长达八九个小时的全景直播,内容包括两会核心现场直播与回放、记者“最前方”采访连线、演播室嘉宾评论、部长高端访谈、专家权威解读等内容,并充分展示地方党媒的两会视频报道。例如3月5日的直播中,记者吴婧就《政府工作报告》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就“高考地区差异”“户籍制度改革”“减少贫困人口”等民生热点话题进行提问和深入讨论。在直播窗口的下面,还有对直播报道的分解视频,专题解读热点话题,包括“5G时代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最前方:人民网记者分享部长通知采访的感受”等有利于用户在回看的时候把握核心内容。《两会进行时》还穿插了很多微纪录片和创意短视频,例如“全国两会你关注哪些问题”“95后观两会”“两会沙画宣传片”等,优化了两会宣传报道的效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不间断直播和解读两会,《两会进行时》总浏览量超过4亿,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融媒直播”特别奖。

1.2  用适合网络用户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工作者从职业“把关人”变成了网络上的“用户”,如果罔顾“用户”需求和体验,编辑制作的新闻就不能有效传达。“人民视频”App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花了很多心思,体现出了新闻工作的专业态度。

首先,“硬”选题“软”表达。“人民视频”App不同于純粹商业化的短视频平台和移动直播平台,关注点不是带来流量的网红,也不传播猎奇低俗的内容,某些商业化背景的媒体平台依靠“大胃王” “美妆博主”等内容吸引受众,这些内容缺少新闻价值,不符合“人民视频”App的定位。

“人民视频”App依托《人民日报》丰富的资源,在重大时政类新闻的网络表达方面有更多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因此在选题方面,偏重时政类的“硬”新闻,例如“习近平讲故事”“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短视频”“改革进行时”“美丽乡村”“来信调查”等系列视频,都较好地宣传报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大时政主题。

同时,“人民视频”App在进行主题报道的时候主动适应网络用户的阅读习惯,通过多种创新手段,使内容不枯燥不乏味。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2018年“人民视频”App等权威媒体联合发布“吾是青年”手势舞活动,红色经典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经过手势舞的演绎,不仅充满正能量,而且炫酷前卫,吸引了超过14亿的播放量。在975万高考考生上战场前夕,“人民视频”App推出高考“满分舞”,为学子们呐喊加油,累计点击量超过21

亿[1]。“人民视频”App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看美丽乡村 庆改革开发”栏目则在50天内,用48场直播,展示了我国48个美丽乡村。“海外看中国”栏目采访了多位外国人,包括美国政要、旧金山街头的普通民众、国际智库创始人、硅谷工程师……以海外视角,用短视频讲述中国故事。

其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视频”App联合《人民日报》、“人民网”推出的融媒体调查报道栏目《来信调查》,坚持镜头记录民生问题,记者通过群众来信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发力舆论监督,例如《企业?政府?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到底归谁管》《6年前拍得河北一块地,为啥至今办不成过户?》《山西长治:“小产权房”为何屡禁不止》等内容,回应社会关切,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来信调查》的点击量突破4 000万。截至2018年底,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累计回复百姓诉求超过100万项。”[1]

最后,用最新的技术手段赋予新闻更强生命力。新闻固然有“新鲜性”的特点,但也因此变得“易碎”“易逝”,“人民网”用VR、H5等最新的技术手段,赋予新闻的更强生命力。例如2019年1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学习,“VR全景!带你走进政治局集体学习现场”通过VR技术带领用户走进学习现场,不仅展示了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平台,而且图文并茂传播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2018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则把“进博会”“命运共同体”“一箭双星”“宪法修正案”等十大2018年重大主题新闻的内容串联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1.3  多平台合作,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传播

“人民视频”App是由人民网、腾讯、歌华有线视频战略合作发布的[2]。“人民视频”App本质上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产物,其视频内容也通过多媒体平台取得了最优化的制作和传播效果。例如“看美丽乡村  庆改革开放”的大型直播活动,联手一直播、斗鱼、美拍、KK直播、YY直播、快手、虎牙、映客、花椒直播、陌陌、战旗、六间房、熊猫直播等13家直播平台,同步进行。在2018年12月18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前夕,“人民视频”App联合今日头条推出微视频《生于1978》。“吾是青年”手势舞短视频则于2018年5月1日同步在腾讯微视上线。腾讯、今日头条、秒拍等媒体平台,除了拥有流量入口,同时掌握着大数据、资讯抓取、个性化推荐等先进技术,“人民视频”App通过与他们的深度合作,补足了内容分发和技术运营方面的短板,完成内容传达给受众的“最后一公里”。

2  “人民视频”App对传统新闻媒体发展的启示

“人民视频”App上线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还有一些遗憾和不足,例如直播没有字幕、内容互动较少、分类不够细致,但取得的成绩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报纸媒体试水专业新闻视频报道,推出了《两会进行时》《美丽乡村》等多个大型直播,以及多个主题宣传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视频,口碑与内容共长,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首先,传统新闻媒体要主动拥抱新媒体,通过新媒体提高新闻的传播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況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0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受众变身成为用户,信息传播的样貌和机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首当其冲的是传媒领域发生深刻震荡,尤其是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权遭到挑战。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光有好的内容是不够的,“酒香还怕巷子深”,渠道和平台的力量不可小觑,“人民视频”App主动联合多个媒体平台,增加用户接触的机会,才能够有效提高传播效率和效果。可见,对于专业新闻媒体来说,移动互联网是挑战,更是机遇,通过搭建自主新闻平台,新闻媒体可以打破载体的束缚,报纸媒体可以做视频报道,电视媒体也可以图文并茂,短视频和直播是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其次,要坚守新闻职业操守,强化新闻媒体属性。传统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这是与其他内容资讯平台的本质区别,更是其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的源头、根本。新闻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进行传播,都必须坚持真实、客观、准确的专业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牺牲真实来换取流量和注意力。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重庆市万州区发生公交车坠江事件,接下来的两天自媒体和社交平台都在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包括红色小轿车逆向行驶、女司机驾驶技术欠佳等,引发各种猜测和讨论。“人民视频”App坚持报道已核实确认的信息,对于未核实的部分宁愿在时间上延后,也绝不进行主观臆断猜测。直到11月2日,警方公布事实真相、发布车载视频录像后,“人民视频”App发布《动画还原重庆公交车坠江全过程》,通过动画还原现场,澄清了网络上对红色轿车和女司机的谣言。“人民视频”App在这一事件中对新闻真实的坚守赢得了网民的信任,收获了媒体公信力。可见,在当前信息过载的时代,新闻媒体要保持专业态度,持续输出有价值、有品质的内容,赢得公信力的新闻媒体才赢来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3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要打破载体的限制,努力拥抱互联网,“人民视频”App上线一年多,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优化新闻报道和传播的效果,通过各种交互性设计适应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独有的新闻品牌特色。同时也要明确,技术是为内容加持的,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才是网络用户的硬性刚需,传统媒体要将新闻作为立足点和发力点,用专业的新闻态度,打造原创的真实的内容,才能反映客观实际,满足用户了解社会现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冉冉.掷地有声显本色 雄姿英发奏凯歌——专访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J].网络传播,2017(10):51.

[2]沈金萍.人民网发力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人民视频客户端上线[J].传媒,2018(6):19.

猜你喜欢

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