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毫之间的正义

2019-10-18李红笛

方圆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国政法大学法医学展区

李红笛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总部里,“藏”着一个面积约为230平方米的博物馆。2016年5月20日,暨证据科学研究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我国首家全面展示法庭科学发展历程和成就的专门博物馆——中国法庭科学博物馆在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正式开馆。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什么?

筹建法庭科学博物馆,是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任务之一,也是弘扬司法文明的一项基础工程,具有宣传司法文明演进、普及法庭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教育功能。法庭科学博物馆是向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大众推介宣传中国法庭科学发展历史的窗口,传承中华优秀法治文明和科技文明的研究基地。

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东介绍,博物馆设有中国古代、中国现代、外国概览、影视与文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史5个专题展区,共展出藏品约670件。同时设置影视点播系统和电子查询、阅读系统供参观者使用。该馆现存《洗冤集录》《法律医学》《近世法医学》《法医月刊》和《国立北京大学法医学教室鉴定书》等不同时期的关于法庭科学的珍贵古籍和珍稀民国文献实物。

此外,该博物馆还藏有华裔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办理辛普森案时,曾在法庭上展示证据使用的幻灯片和展示板实物等与现代法庭科学标志性事件或人物相关的其他展品。

在章莹颖案的侦办过程中,山东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林宇辉,通过对监控录像画面进行逐帧分析,通过一个模糊头部形状,绘制出复原头像。事后证明,这幅画像与嫌犯的相似程度非常高,让美国警方非常震惊。2017年8月3日,林宇辉将这幅画的原稿捐赠给了中国法庭科学博物馆。

中国古代展区共有藏品116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断代史方式,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法庭科学起源、发展、演变和转归的历史轨迹;二是以专区形式,简要介绍了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宋慈的生平事迹,以及晚清《点石斋画报》记载的法庭科学相关时事和社会新闻。

中国现代展区分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部分,共展示藏品267件。中华民国部分主要通过鉴定制度沿革、学科建设沿革、专门人才培养培训、法庭科学论文论著、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的生平事迹等的介绍,勾勒了民国时期法庭科学发展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主要通过鉴定制度沿革、法庭科学教育沿革、法庭科学院系介绍、新中国法庭科学人物、法庭科学杂志、法庭科学相关学会与协会、法庭科学专著与教材等的介绍,展示了新中国法庭科学发展概况。

外国概览展区共有藏品97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以时间轴方式,简要介绍了法庭科学各专业标志性事件与标志性人物相关信息,粗略勾勒出外国法庭科学起源与发展的大致历程。二是以专区形式,简要介绍了华裔刑事科学技术专家李昌钰、美国马里兰法医局、瑞士洛桑大学、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等的相关信息。

影视与文学展区共有藏品51件。主要内容是以展板结合实物、模型、影视资料等形式,简要介绍了部分中外法庭科学影视与文学作品。

证据科学研究院院史展区共有藏品88件。主要内容是通过研究院概况、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司法鉴定、大事记与人像墙、国际交流、海外学术研究机构等专题展示,较系统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历史。

馆藏展品的来源只有两种形式:捐赠和购買。“现在我们正在拓展第三种,即长期保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东表示,“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我们也吸引了很多捐赠者。”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上他们遇到了一位“神秘来客”,主动提出向博物馆捐赠藏品。出于对法庭科学文物的浓厚兴趣和对博物馆的信任,“神秘来客”自费买下了大量险些被“处理掉”的近现代法庭科学文物和历史资料。

自2017年6月设立博物馆登记簿以来,来自多地的检察院、法院、卫生、高校、保险、律师、司法鉴定等部门和行业的参观人员达到770余人次。组织参观的国内团体、机构达到22个以上;外国团体机构达到5个。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表示:“博物馆,我把它看作一个文化的载体,传承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文化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政法大学的法庭科学博物馆,是出于一种使命感。正如我们的院训所说:辨证据真伪,铸法治基石。”

猜你喜欢

中国政法大学法医学展区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InnoTrans室外展区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应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