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弥补中德之间的话语赤字(观察家)
2019-10-18金锋
金锋
德国5G网络建设将不排除华为的消息引起德国社会关注,德国经济界认为,这表明德国回归到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确轨道上,也是对经济界加强对华经贸关系的呼声和要求的回应。但也有一些政界和传媒界人士继续在此事上渲染“中国威胁论”,呼吁德国社会“警惕”。
一部分德国人对中国怀有的这种警惕心理,笔者在多年与德国一些人士的交流中也有所感受。德国在二战后以经济和科技立国,尤其在高科技领域长期拥有核心竞争力,非常珍视科技与经济发展为德国带来的贸易与市场机会。当面对来自中国产品的竞争,尤其是中国经济的科技支撑力度越来越大,商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专利申请数越来越领先的时候,德国经济界自然会产生一些担忧。
但在与中国企业的密切合作当中,许多德国企业感受到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中德经贸存在诸多互补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也能使德国获益良多。德国的大企业如戴姆勒、西门子、SAP都与中国企业保持了密切合作。
另一方面,德国一些媒体与政界人士,将经济界的一些担忧放大为政治化的描写,把中国视为价值观上的“异类”,结果让来自经济与制度上的担忧同德国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心绪纠缠在一起。德国处于欧洲中部,历史上一直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地缘政治压力,从而始终对强大外部力量抱有一份敏感和警惕。冷战时期,作为东西方阵营对峙的前线,德国上空被随时可能发生的冲突和战争阴影笼罩。冷战结束后,德国仍处于两个曾经分属不同制度的区域融合和动荡的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有恐惧心理,而中国的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竞争压力使德国人内心深处的担忧找到了针对性。
这种担忧应该并且可以通过中德两国社会的持续性交流得以化解。中德经济界已经有很多双赢或者多赢的案例,要使这种案例转换为有效话语供给两国社会。在当前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盛行的世界,中德尤其应共同努力积累起建设多边主义的信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期待自身发展能够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更多机会,这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需要通过交流来改变目前中国话语供给不足而德国理解片面的现实。中德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同样能够给两国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聚焦于这个共同的出发点,就能够少一些对不同制度形式或者价值观分歧的纠结。
中国人在介绍自身发展成就时,也要考虑更多地融入德国乃至欧洲的变量,在视角与表达方式上更加多元。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其中有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携手合作的成果。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2018年中德贸易额达1993亿欧元,中国连续3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约90万个就业岗位与中国的需求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为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了活力。从人类共同发展与共同利益的高度利用好这些事实与数据,弥补中德“话语赤字”,尽可能消除偏见与误会。▲
(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