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扩散序列的ADC值和波谱分析联合应用诊断脑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10-18孙自营

系统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波谱脑膜瘤星形

孙自营

巨野县中医院影像科,山东菏泽 2749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作为现阶段放射医学界中的重要检查技术之一,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是新引进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对病灶精准确定,所以成为重要检查技术[1-2]。基于此,该文择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脑肿瘤患者,探析对脑肿瘤患者行以磁共振弥散和波谱分析联合诊断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脑肿瘤患者,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所选患者均病情稳定,排除病情严重、精神疾病、语言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等患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26岁,年龄均值为(57.56±4.32)岁。

1.2 方法

通过1.5T MR机对患者进行检查,配合使用16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先行常规扫查,再对所选患者行以磁共振弥散和波谱分析检查。SE序列中,T1W1中TR和 TE分别设置为 500 ms、15 ms;FSE序列中,T2W1中 TR、TE以及 FOV分别设置为 3 800 ms、103.5 ms、20 cm,层厚与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 mm、1 mm,矩阵设置为256 cm×256 cm。EPI-SE序列DWI横轴位中,TR和TE分别设置为5 000 ms、91.3 ms,层厚与层间距分别设置为5 mm、1 mm,矩阵设置为256 cm×256 cm,FOV设置为20 cm,宽带为22 KHz。通过点分辨波谱分析法进行氢质子波谱分析,通过饱和脉冲水抑制法对信号进行采集,TR和TE分别设置为1 500 ms、32 ms,成像时间为 7 min,采集共 189 次,体素为2 cm×2 cm×2 cm,在瘤体实质部分放置体素,选择对侧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所选患者均先行DWI检查,再行MRS检查,最后行增强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脑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瘤体实质部分的近似扩散系数)进行记录,并对不同肿瘤代谢物变化进行记录。ADC=In(S高/S低)/(b低/b高)其中,S高代表b为1 000 s/m2时信号值,S低代表b为0 s/m2时信号值。通过波谱分析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含胆碱化合物)、Cr(肌酸)。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脑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

相比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明显更高(P<0.05),而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不同脑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s),×10-4mm2/s]

表1 不同脑肿瘤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s),×10-4mm2/s]

脑肿瘤类别 脑膜瘤ADC 脑转移瘤ADC 星形细胞瘤ADC脑肿瘤对侧正常组织t值P值13.2±3.0 9.2±1.9 8.429 0.000 12.1±2.9 9.3±1.8 6.139 0.000 13.8±3.1 9.5±1.8 8.977 0.000

2.2 星形细胞瘤的不同级别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

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ADC均值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的ADC均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相比于对侧正常脑组织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星形细胞瘤的不同级别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s),×10-4mm2/s]

表2 星形细胞瘤的不同级别与对侧正常组织ADC对比[(±s),×10-4mm2/s]

星形细胞瘤分级 星形细胞瘤ADC 对侧正常组织ADCⅠ~Ⅱ级Ⅲ~Ⅳ级t值P值15.3±3.2 11.3±1.7 8.261 0.000 9.2±0.6 8.7±0.4 5.189 0.000

2.3 不同脑肿瘤代谢状况对比

相比于正常脑组织,脑转移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的 NAA/Cr、NAA/Cho 均更低(P<0.05),且相比于脑膜瘤以及脑转移瘤,星形细胞瘤的NAA/Cr、NAA/Cho更高(P<0.05)。 见表 3。

表3 不同脑肿瘤代谢状况对比(±s)

表3 不同脑肿瘤代谢状况对比(±s)

脑肿瘤类别NAA/Cr NAA/Cho脑转移瘤1脑膜瘤2星形细胞瘤Ⅰ~Ⅱ级3Ⅲ~Ⅳ级4对侧正常组织5 t值1-5/P值1-5 t值2-5/P值2-5 t值3-5/P值3-5 t值4-5/P值4-5 0.04±0.29 0.08±0.16 1.08±0.20 0.83±0.22 2.19±0.63 23.199/0.000 24.292/0.000 12.567/0.000 15.251/0.000 0.14±0.03 0.25±0.03 0.54±0.39 0.39±0.15 2.42±0.33 51.491/0.000 49.006/0.000 27.538/0.000 41.908/0.000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脑膜瘤 ADC 为(13.2±3.0)×10-4mm2/s,其对侧正常组织为 (9.2±1.9)×10-4mm2/s; 脑转移瘤ADC 为 (12.1±2.9)×10-4mm2/s, 其对侧正常组织为(9.3±1.8)×10-4mm2/s; 星形细胞瘤 ADC 为 (13.8±3.1)×10-4mm2/s,其对侧正常组织为(9.5±1.8)×10-4mm2/s。相比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明显更高。在郭宇闻等[3]研究中,脑膜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3.22±3.02)×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18±1.87)×10-4mm2/s;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2.11±2.86)×10-4mm2/s,明显高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ADC 值(9.28±1.81)×10-4mm2/s;星形细胞瘤患者平均ADC 值为(13.81±3.10)×10-4mm2/s,明显高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 ADC 值(9.46±1.79)×10-4mm2/s,这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DWI技术是通过在微观水平中应用宏观流动相位位移成像原理的扩散成像,可以将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反映出来的成像技术,所以对疾病进展状况不仅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反应成像中弥散情况用ADC表示,相比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不仅细胞核增大,而且结构更加杂乱,所以核浆增加,提高了细胞内弥散程度,进而也提高ADC值[5]。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符合,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区域脑组织,但脑膜瘤ADC均值、脑转移瘤ADC均值、星形细胞瘤ADC均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DWI技术在不同脑肿瘤类型鉴别诊断中,无显著临床意义[6]。

1HMRS技术的检查原理是利用化学位移,并结合核磁共振J-耦合现象,可以将体内某些代谢物质浓度精准地反应出来,进而对组织代谢情况进行反应。因星形细胞瘤生长会使神经元受到侵害,改变组织代谢程度,出现NAA/Cr、NAA/Cho明显下降现象[7-8]。通常情况下,1HMRS技术针对不同肿瘤的检查结果也不同。由此而见1HMRS技术可以将组织代谢情况精准的反应出来,同时以代谢程度为依据对肿瘤种类进行初步鉴定,临床诊断价值显著[9]。

对于脑肿瘤患者来说,磁共振弥散和波谱分析的联合应用具有显著诊断意义。其中磁共振弥散可以对组织弥散程度进行反应,可以宏观地展现出微观细胞结构变化,而波谱分析则是以组织细胞代谢程度变化为依据对疾病发展过程进行判定,这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则可以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可以更为敏感地发现疾病,还可以更加精确地辨别疾病,临床价值显著[10]。

针对脑肿瘤的诊断,磁共振弥散有一定价值,尽管ADC无法对实性肿瘤进行有效鉴别,但与波谱分析技术联合应用,并与常规磁共振检查相结合,则可以定性分析脑肿瘤,并对恶性程度进行分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波谱脑膜瘤星形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四环素中可交换氢和氢键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带有未知内部扰动的星形Euler-Bernoulli梁网络的指数跟踪控制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波谱法在覆铜板及印制电路板研究中的应用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
检疫性杂草假高粱与近缘植物种子的波谱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