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9-10-18孙伟王林
孙伟王林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山东潍坊 2612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该疾病主要以静息痛、肢体溃疡和坏疽为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病情严重者需要截肢,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2]。该研究对该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8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给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8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 (68.73±11.25)岁,病程 3~17 年,平均病程(7.52±2.46)年,Ⅰ期11例,Ⅱ期15例,Ⅲ期14例;研究组40例,男24例,女 16 例,年龄 56~79 岁,平均年龄(69.33±10.72)岁,病程 5~14 年,平均病程(7.23±2.15)年,Ⅰ期 13例,Ⅱ期14例,Ⅲ期13例纳入标准:存在明显静息痛、坏疽、溃疡或下肢间歇性跛行症状;踝肱指数(ABI)<0.9,经 CT检查,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程度≥50%;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高者。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低者;合并有恶性肿瘤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符合医学伦理要求。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后,根据影像学结果对闭塞动脉血管进行定位,解剖游离病灶上下端,给予常规抗凝后,使用人工血管进行动脉旁路移植,使其吻合闭塞动脉上下端,吻合切口之后行造影观察。研究组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根据造影结果分析患者血管情况,为其制定手术方案。在患者病灶位置实施局部麻醉,穿刺股动脉后将5F动脉鞘置入,使用导丝将导管置入病变血管真腔内,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放置相应直径及长度球囊,缓慢将球囊充盈至10 cm左右,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压力,时间为3 min左右,直至狭窄范围不能超过30%。若手术过程中出现导丝进入不顺利等问题,可穿刺其远端动脉,进行造影和逆行穿刺及扩张,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手术期间全面了解患者血管重建实际情况,避免其出现血栓、血管弹性回缩或是限制性夹层等现象,可进行支架植入处理。手术结束缝合穿刺动脉,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
对比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踝肱指数(ABI)。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
术前两组患者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流峰速(40.43±3.07)cm/s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流量(0.70±0.13)mm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 1。
2.2 对比两组随访ABI结果
研究组术后1、3、6个月随访ABI指标明显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6个月随访ABI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研究组术后 1、3、6个月随访ABI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ABI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随访ABI结果比较(±s)
组别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0.69±0.30 0.63±0.34 0.836 9>0.05 0.68±0.28 0.94±0.22 4.617 9<0.05 0.64±0.20 0.83±0.20 4.248 5<0.05 0.61±0.14 0.80±0.30 3.629 8<0.05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χ2=4.507 0),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外周血管病,主要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坏疽为临床症状[3-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多认为与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动脉内膜受损有关,但也有相关研究表示,下肢血管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特点同时也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5]。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够累及单支或是多支下肢动脉,是致使下肢截肢主要原因。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人们不容易注意,因此导致多数患者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截肢,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6]。而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致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7]。为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针对该院收治80例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表1 两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s)
表1 两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s)
组别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足背动脉血管内径(mm)术前 术后血流峰速(cm/s)术前 术后1.17±0.31 1.15±0.30 0.293 2>0.05 1.45±0.28 1.40±0.27 0.813 0>0.05 52.17±5.43 52.20±5.40 0.024 8>0.05 47.97±3.88 40.43±3.07 9.638 3<0.05血流量(mm2)术前 术后0.53±0.09 0.50±0.10 1.410 3>0.05 0.58±0.16 0.70±0.13 3.681 4<0.05
该研究显示:研究组血流峰速(40.43±3.07)cm/s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流量 (0.70±0.13)mm2较高;研究组随访ABI指标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比对照组20.00%低,结果与赵翼[8]等研究结果介入组并发症7.5%比对照组16.25%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符合,表明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分析原因:临床多使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大,且适应证窄,同时因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多,预后情况差,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9]。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血管腔内介入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因血管腔内介入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效果好,获得临床和患者的认可和满意[10]。目前,临床多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手术方式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加压的气囊压迫粥样斑块,让斑块壳受到压迫破裂,从而扩张动脉管腔[11]。由于动脉中层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细胞等在受到压力作用下均被拉伸,扩大动脉管腔,在脉冲血流作用下,因此动脉管腔一般不会再次发生狭窄[12]。近几年,为了避免完成腔内血管成形术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变动脉管腔发生弹性回缩,在手术过程中加入血管内支架,有效避免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度狭窄[13]。此外,由于血管内支架无生物活性,表面光滑,置入血管后,血小板不易集聚,因此不容易出现血栓形成现象[14-15]。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补充。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