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10-18河南省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6550岳海利
河南省林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56550)岳海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者中选出2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在7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1.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范围在8岁~78岁之间,平均为(46.5±11.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的性别和年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护理操作如下:①输液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理状态为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评估,提供心理干预。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确保输液过程中身心放松。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输液的时间、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②穿刺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采用影片播放或交流沟通的方法让患者短时间内分散注意力,开始穿刺工作,确保穿刺位置的准确,保持动作的规范与娴熟,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随后及时固定针头,预防出现松动和掉落的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要采用无菌棉签对穿刺点进行擦拭,再行穿刺。③输液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工作,通常为20min巡视一次,避免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患儿,还要留意是否存在恶心呕吐或心慌的症状,巡视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常规的护理技巧,输液完成后的方法等,提高安全性。④输液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拔针与按压,保证动作的轻柔,同时采用棉签对针眼持续按压5min左右,固定按压位置绝不能揉捏,预防出现血管隐性出血而皮肤青紫的情况。输液完成后对患者的穿刺口观察半小时,直到无其他情况发生。
附表 两组患者的输液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比较(例/%)
1.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为两组患者评价疼痛程度。比较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同时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与t进行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输液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护理路径这一新型护理手段成为了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其以时间作为目标横轴,质量作为目标纵轴,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同时又将过去传统的“护病”理念转变为“护人”,以患者的感受和舒适度为中心,确保整个护理流程更标准化,从患者输液前、穿刺时、输液时和输液后不同的环节及时提供患者必要的护理服务,确保服务的高效、优质,因此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这样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护理的成功性[1]。在本研究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情况、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比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好,再一次证实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实施的有效性,P<0.05,这与王珍珍在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2]论著中得出的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输液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为其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