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0-18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赵敏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463000)赵敏
临床上采用单纯的保肝药物无法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而核苷类似物应用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探讨了恩替卡韦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42±8.19)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46±2.13)年。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5.79±8.6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42±2.84)年。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谷胱甘肽、胸腺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65),0.5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0.63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
附表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s)
附表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ALT(U/L) AST(U/L) TB(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 162.23±27.64 75.63±13.65 130.04±26.13 69.78±15.34 97.33±20.01 65.28±13.26观察组(n=45) 159.79±30.22 45.41±15.06 132.75±26.54 47.66±14.45 96.42±21.14 40.22±18.33 t 0.400 9.974 0.488 7.041 0.210 7.431 P 0.690 0.000 0.627 0.000 0.834 0.000
1.3 评价指标 肝功能: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 III)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115.29±16.83)、LN(105.23±17.67)、PC III(100.39±18.14)均低于对照组(185.26±16.27)、(149.26±19.37)、(149.31±1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传染性,是因多种原因造成肝细胞功能发生障碍,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导致疾病频繁发作,引发肝细胞纤维化的形成,同时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衡的现象,造成内毒素在体内不断的被吸收,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恩替卡韦是一种新型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起到抑制作用,可以有效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与复制,使肝细胞的坏死程度降低。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当患者肝功能发生障碍后,可造成机体内胆汁的分泌及肠道的血供减少等情况,进而使肠道菌群的平衡遭到破坏,加重病情的发展,双歧三联活菌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菌群的恢复。临床研究表明,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使其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同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控制疾病的发展[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表明乙肝肝硬化患者在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有效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恩替韦卡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对其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起到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