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研究中的应用

2019-10-18严涵

物理通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培力磁场导线

严涵

(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当前基于“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高中物理所教知识体系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如何在不变中,结合当代学生学习特点,实践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效物理课堂教学法,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与尝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物理课堂教学,让两者有机融合,笔者做了一定的尝试.下面就以人教版选修3-1“磁场”一章中的“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课堂实录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思路.

本节知识需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左手定则是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基本方法.但由于左手定则的三维空间感要求高,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让抽象变成“现实”,有利于学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定则内容.而如何理解安培力大小与电流和磁场的空间关系又是一个难点,这涉及到空间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课堂上采用数字传感系统就可以直观反映安培力大小的变化特点,化繁为简.因此,本节课采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可以使学习过程事半功倍.也使学生通过学习认知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了解这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并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直观感受自然现象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1 引入 定义安培力

小实验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将磁体、电池、线框如图1组装,观察现象.调换磁体方向,观察现象变化.

图1 实验组装

现象:线框会旋转.调换磁极,旋转方向改变.

(1)磁铁、电池、线框相互组合提供了哪些物理量因素?

(2)线框为什么会从静止到旋转?

(3)调换磁极方向,线圈旋转方向改变说明什么?

答(1):提供了磁场(B)、电流(I).

答(2):力改变了线框的运动状态.

答(3):调换磁极方向,线圈受力方向反向.

由此可以看出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就有可能受到力的作用.物理学中我们将这种力定义为安培力.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融合1:

多媒体网络视频展示安培力的应用,从情感、价值观上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驱动小线框的安培力只是它的一种用途,安培力在工程技术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来看这几段视频:磁悬浮,电磁弹射,电磁炮等.可以看到小小的安培力不但可以驱动列车高速前进,还能成为保家卫国的国之重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安培力.

2 理论分析 实验探究安培力大小的一般表达式

复习迁移(知识回顾,引发思考):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是否就一定受安培力作用?

当B与I垂直时,F安=BIL;当B与I平行时,F安=0.

说明安培力的大小还跟B与I的方向有关.具体说就是B与I的夹角影响了安培力的大小.那么当B与I的夹角为θ时,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多大?

方法1:实验验证法

如图2所示,采用朗威DIS数字传感器:微力传感器,安培力演示仪器.通过转动磁场方向观察安培力大小变化,通过设定安培力与角度函数图像直观感受F安=BILsinθ.

图2 实验验证安培力大小变化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融合2:

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对安培力(F)随磁场与电流方向角度(θ)变化的关系,进行数据采集.同时通过网络把数据分享给每组同学,让每组同学利用小组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这样既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大数据分享,同时也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分析数据,进而得出规律结果的现代化探究能力.

方法2:矢量分解法

把磁感应强度B分解为两个分量,如图3所示.

图3 磁感应强度B的分解

一个分量与导线垂直

B1=Bsinθ

另一分量与导线平行

B2=Bcosθ

平行于导线的分量B2不对通电导线产生作用力,通电导线所受作用力仅由B1决定.

F安=B1IL

B1=Bsinθ

代入得

F安=BILsinθ

总结:当B与I垂直时,θ为90°,F安=BIL.

当B与I平行时,θ为0,F=0.这两种情况是F安=BILsinθ的特殊情况.

任意情况下通电直导线在磁场受到的安培力表达式为

F安=BILsinθ

(充分理解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科学探究思维)

通过DIS演示实验与数字化探究安培力的分组实验,我们看到测量的安培力值有正、有负,说明安培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那么安培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呢?

3 实验探究安培力的方向

回忆定义电场强度方向是正电荷所受力的方向,那么能否认为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为通电导体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呢?(类比知道物理量之间的不同点,区分易混淆内容)

分组实验探究安培力方向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融合3:

基于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AR)的发展,可以直接在实验装置图片上进行虚拟物理量的叠加,从而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内涵理解,如图4所示.

图4 虚拟物理量的叠加

画出实验过程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

通过实验知道当磁场方向反向时安培力方向反向,同时安培力与磁场、电流方向相互垂直.

图5 实验过程侧视图

思考1:电流在磁场中受力,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吗?

答:电流的磁效应,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而磁场与磁场的作用才是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根本.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探究能产生磁场的物体,它们相互间就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只不过磁体与磁体之间的磁场力遵循同名相斥,异名相吸.而电流与磁场,电流与电流之间的安培力则遵循左手定则.

探究:同向电流与反向电流的受力特点.(看实验视频,视频截图如图6所示)

图6 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融合4:

部分物理实验需要的条件比较高,比如同向、异向电流相互作用,导线需要通过大电流,水银挥发有毒,实验比较危险.

因此通过实验视频教学,解决了特殊实验现象的展示问题,让学生能直观而安全地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理论,如图7所示.

图7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

设计反思:

课本本节安排,是先讨论安培力的方向,即左手定则.后利用矢量分解讨论任意角度安培力大小的表达式.

但是现实学习过程中,用纯理论的矢量分解对磁感应强度进行分析,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一方面磁感应强度B的理解就比较抽象,另一方面涉及到空间矢量分解也非常难,因此,如何展现安培力随角度变化的关系,成为了本节课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所以在本课中,利用数字化实验装置,通过计算机的快速化采点,并用数据表格自动生成拟合图像,就很直观地展现了安培力随角度正弦变化的关系.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融合,根本上还是要尊重课程本身的特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如果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共享,增强现实技术等加快对实验现象与数据的分析,才能让物理教学如虎添翼.

猜你喜欢

安培力磁场导线
浅探安培力的理解和应用
西安的“磁场”
为什么地球有磁场呢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220千伏输电线路导线断裂分析
探究洛伦兹力与安培力
架空导线的几种防腐措施
磁场的性质和描述检测题
浅议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
2016年春季性感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