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串联”改“并联” 提升审批效能

2019-10-18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9年30期
关键词:串联建设项目流程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串联”审批、多头审批的模式,全面提高审批效能,切实让参建责任主体享受改革红利。

“办理流程一目了然,省下了一大笔打印图纸开支。”这是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后的真切感受。

而在以往,一个建设项目需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上“百图章”,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的情况频频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这样繁复的审批程序不仅拖慢了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影响了地方整体的营商环境。

实现审批提速

“全面推开这项改革,要着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规范自由裁量权,理顺部门间协同关系,推进信息化和资源共享,让企业办事更明白、更方便。”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确保改革对审批流程全覆盖。眼下,这项改革在贵州有了实质性进展。

4月30日,贵州出台的《贵州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审批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开刀。

要求今年底力争将全省工程项目审批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与全国相互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通过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唱好审改“四部曲”,释放发展新活力。

贵州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8.7%,建筑业对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长期以来,贵州省工程建设项目领域的各种审批过多过杂,“审批迷宫”“材料丛林”现象突出,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的“卡脖子”环节。

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此举也将充分激发建筑业市场发展活力,持续增加建筑业产值,促进建筑业快速发展。

改革后的项目审批究竟有多快呢?

以企业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为例,包括从项目备案到开工,以及从竣工验收到首次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审批时间在80个工作日就能完成。从企业拿地后,申报项目备案和设计方案审查开始计算,到完成首次不动产登记,这当中涉及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分别为16个工作日、26个工作日、26个工作日、12个工作日。而在过去,整套流程办完至少需要355个工作日。

释放改革红利

以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涉及部门多,审批效率不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不规范、不科学、不统一,前置审批、“串联”审批事项多。

这项改革的提出,改变过去“串联”审批、多头审批的模式,打破部门藩篱,重新梳理设计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全面提高审批效能,切实让参建责任主体享受改革红利。

“最近半年,经常听到办事群众说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终于不用重复填写表格之类的话。”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说道。

整合“一张蓝图”、搭建“一个系统”、设立“一个窗口”、制定“一张表单”以及形成“一套机制”,作为试点先行城市,贵阳市提出了“五个一”改革建设。

在此基础上,贵阳市还构建“1+14”窗口服务体系,企业或个人可在全市任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进行项目审批申报,逐步实现“1+14”窗口可收件、可审批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系。

此举降低了建设单位、企业的建设成本,通过建立建设单位、企业和政府间的“粘度”,加速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加大建设项目成功落地机率,切实增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

“马路最好能上个‘拉链’,否则供电搞完、供水搞,才把路填平,明天又挖开。”在此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这个老百姓的“烦心事”也被纳入了解决范畴。

在此项改革中,贵州省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审批,将电力接入工程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办理。将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报装提前至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完成后办理,热力、排水、广电等市政公用报装提前至施工图设计审查完成后办理。

持续深化“放管服”

6月19日,贵州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出批示,她指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自我革命。

5年来,“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保障。如今,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全面开展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范围广、部门多,且各部门也都设置了各种管理的法律法规、地方规章。

据统计,涉及的各种规章多达220项,涉及各市(州)、贵安新区和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环保、园林、市政、用水、用电、通讯、电力、热力等32个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这样的改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为此,省政府成立了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住建、发改、自然资源、大数据、政务中心5个单位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并从各市(州)、贵安新区和省有关单位抽调骨干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

“切实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有效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副省长吴强要求,改革内容上“做加法”,提升改革整体性,做到全领域改、全过程改、全事项改、全监管改;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提升改革效能性,做到精简审批环节、调优审批时序、规范审批事项、分类审批实施;要在协调统一上“做乘法”,在审批阶段上,在“多规合一”上,在审图、验收、测绘上,在区域评估上,在建设审批管理系统上注重统筹协同,提升改革统筹性;在破解问题上“做除法”,提升改革实效性,确保审批时限缩减到位、审批窗口统一到位、申报材料整合到位、各方面意见建议合理吸收到位。

“预计年底前可实现贵州政务服务网与省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体化的网办窗口。”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还将积极指导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窗”,并为市政公用单位进驻、行政事业性收费“一站式”服务预留空间。

在贵阳市高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参建主体正提交项目审批相关材料。(贵阳市住建局供图)

猜你喜欢

串联建设项目流程
工星人平台注册流程
广东:谋划开展美丽圩镇建设项目6327个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地铁上的九座城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