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2019-10-17段科锋
段科锋
摘 要:工程质量是企业最有力、最生动、最直接的广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工程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施工现场管理角度,分析各种因素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些方法,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内容
1.1 人的因素
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員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由于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
领导层、 技术人员业务素质高、决策能力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治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治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施工人员应当树立质量第一、防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的观念。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1.2 材料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手段用料等)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做好现场材料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减少占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等。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提出调整供料计划。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等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管理规定进行验收,同时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堆放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防损伤、防变形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存、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是否依照工程变更手续使用材料等进行监督。施工剩余材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1.3 机械控制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充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治理。
1.4 方法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困难、技术可行、经济适当,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1.5 现场环境控制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多,并且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一般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污染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危害。同时应建立文明施工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点
2.1 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从目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两种管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和“预防管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是指针对施工现场已经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一种典型的事后处理方式,“问题管理”方式的优点是管理目标明确,效果也非常明显,但缺点也很明显,它只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不关注未来其他问题的发生的预防。而“预防管理”方式弥补了“问题管理”方式的不足,该种管理方式专注于问题的预防,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将来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发生。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本身的复杂性等因素,施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必然需要进行“问题管理”,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疲于进行“问题管理”,那说明工程项目的管理十分混乱。
此外,尽管“问题管理”方式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其是一种事后处理方式,往往有些问题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需要强调“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将一切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损失的可能性。
2.2 坚持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既然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原则,那么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防控体系就是很有必要的,而工程技术措施是质量防控体系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质量需要技术作为保障,如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难点事先进行技术攻关,对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只要能够坚持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然后辅以良好的质量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故对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管理应着眼于以下两点:①施工方案确定之后,进度计划的编制需要结合施工工序、方法以及技术措施等因素,避免出现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计划与原计划出现较大变化;②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甚至零散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很好地反映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有效的控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坚持以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为重点
在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应督促施工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需要重点进行监控。可以通过三个“三”来达到这一目的:第一个“三”是指要求施工单位实行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的“质量三检制”;第二个“三”是指严格控制“三关”:材料关、技术关、工序关;第三个“三”是指质量监督要“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2.5 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手段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此外还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对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今后出现与之相类似的问题。
3 结语
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参与人员,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单项、分部、单体、甚至零散工程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