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式会馆设计
2019-10-17段琪
段琪
摘 要:當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艺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与对艺术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也定期聚集在一起来探讨艺术、交流经验以及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活动等,所以一种为了满足此种功能而存在的场所——艺术家会馆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艺术家;新中式风格;会馆设计
1 案例分析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的二十二院街艺术区,该区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商业圈,国贸东南600m,街区的西侧入口,即今日美术馆,为繁华商区独有的奢华之举,是北京最具人文气质的艺术型街区。会馆位于整个街区的东部,总面积约为1400m2。
2 设计过程
2.1 主题内涵
“知吾斋——艺术家会馆设计”,“知吾”即为知道、懂我的,志同道合的人。而在整体的空间设计上又希望可以营造出古人会友的静谧空间之感故名为——斋。在整体的设计手法上借中国古代园林创造意境的手法来创新现代室内空间,一桌,一椅,一花,一草,一树,一木等从概念规划到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及推导都充分用中国文化的“意”,来创造中国空间的“境”。
2.2 设计构思
项目空间设计整体风格以新中式风格为主,因为文人雅士所聚集的空间场所应宜简不宜繁所以将“避繁就简”的设计原则始终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设计中多处运用“圆”的元素,从入口的展墙、到一层开放工作室的天花、二层画室的屏风等中都有“圆”这一元素的反复出现。因为“圆”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古时候人们的世界观即为——“天圆地方”,如今亦体现的是对“圆融、圆满”精神的传承。此外空间中有多处适当的留白也可以给身处其中的人们额外的想象空间与艺术的美感;二层通往室外庭院的中式门洞也用的恰到好处,隐隐约约可见又不可见的朦胧之感。
3 设计解析
3.1 平面布局分析
会馆总共分为两层,其中一层带夹层(图1)。设计方案中整体动线十分明确,借散文式的构思——“起、承、转、合”来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空间。其中会馆一层的入口、接待区为“起”的区域;而一层的开放水吧以及开放办公区为“承”的区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夹层的茶吧则起到了很好的“转”的作用,形成了一种似开放又非开放的区域;二层整个为“合”的区域。并且空间中动静分区十分合理,绝大多数区域为开放空间,让艺术家们可以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相互探讨。而静区的特色则为会馆二层设有一处冥思阁,在大都市的繁忙生活下,生活节奏的加快,冥想空间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起来。
图1 会馆平面图
3.2 天花布置和灯光分析
本方案中整体天花造型较简洁,其中一层开放办公区主要为圆形吊顶,这样将分散的办公区域统一起来,并且符合了中式的“天圆地方”理念。室内的整体光源也以暖黄色柔和的灯光为主,利用灯光来给人们营造一种温馨自然的艺术氛围,而冥想空间采用偏冷色灯光,是因为冷色系的灯光可以让人们充分的冷静下来去认真思考一些问题。
3.3 整体材料与色彩分析
会馆的整体材料以白墙、灰色混凝土、浅色大理石、木质材料为主,部分区域地面加以深灰色地毯。空间中木材占据主要的空间是因为东方人向来喜欢用木来构建,从古时候的庙宇再到殿堂的建造陪伴我们走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所以我们很自然的便和它亲近起来。而会馆内整体材料的黑白灰和木制颜色也营造出了一种轻、薄、透的感觉。在趋向现代简洁设计的同时也将各种古典设计元素,如中式韵味的古松、书法、画作、石材、门洞、案几等和现代的玻璃、大理石等元素有机的融入进来。
3.4 室内与景观细节分析
进入到会馆室内空间后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温馨舒适;位于视线前方的书架不仅有着使用功能又有很好的隔断作用,将工作区与水吧区域分割开来又不是很沉闷,透过书架的缝隙还可以看到彼此。而大厅水吧区域贯穿上下两层楼的天井便是此处的亮点所在,将两层楼之间相互联系起来,从功能上起到了很好的采光作用,从风水的角度则可以“养气”,在布满阳光的水吧区域品着茶,聊着天,真是悠哉游哉!
办公区域是一层的另一片小天地,分为私密办公区和开放办公区,圆形的凹洞吊顶将两块区域连接到了一起;私密办公区营造出一种古代文人书房的意境之感,而开放办公区在中式的大风格下又不失现代之感。夹层茶吧则偏向于安静的品茶区域,一幅水墨画将我们似乎带到古时品茶论书画的时代中去。
进入到二层的第一个视觉中心便是通往庭院的入口门洞,采取了我国古代园林的借景手法,将庭院中的树木外景借入到室内空间中形成一幅画的美感。而庭院区域则做足了中式庭院的意境之感,并不需要太多的装饰,简简单单的自然的禅意之美足矣。庭院入口左侧的画室占据了二层的很大一部分空间,整体采光十分好,开放性很强,整体材质以木质和白墙为主形成了清新淡雅之风,在作画休息空隙不妨再到庭院中漫漫步。
二楼的走廊部分则做出了简单又不简单的感觉,因为走廊区域主要是流动空间驻足的时间要短。会议室也向着轻松自在方向而发展并没有沿袭人们印象中的刻板设计,与整体的环境氛围也相符合。
整个空间中最特色的地方便是冥想空间的存在,在目前这个高速发展的大社会环境背景下,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物,大脑在高速的运转,我们每个人都太过于缺乏认真思考的一个空间和时间。而此冥想空间通过一木一石的设计,让我们一颗浮躁的心回归于自然。
4 结语
人们常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们都把知己当作是很珍贵的存在,所以此设计方案在设计上也都始终秉承着艺术、舒适、功能合理的理念来进行设计,充分做到“避繁就简”的设计原则,让每一处的空间设计都做到恰到好处就像在会馆里遇到知己的时间一样让人们觉得刚刚好。
参考文献:
[1] 张绮曼.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唐立华,刘文金,邹伟华.家具设计派[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其成.中国传统文化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朱和平.中国设计艺术史纲派[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5] 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