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绦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2019-10-17周希广
周希广
摘要:鸡绦虫病是由于接触寄生有绦虫的中间宿主而引起的,虫体主要在病鸡肠道内寄生。各个年龄的鸡都能够感染发病,尤其是17~40日龄的雏鸡更易感染。近几年,成年鸡也容易发病,特别是产蛋鸡比较多见。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夏秋季节常见,且夏季的发病率比秋季高。该病会导致病鸡排出稀薄粪便,产蛋率降低,容易产出畸形蛋,蛋壳发白、蛋重变小,严重损害广大养鸡户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鸡;绦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药物治疗;驱虫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0-0143-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及其发育过程
各种绦虫具有基本相同的外形和大小,虫体呈乳白色的带状,背腹扁平;长度可达20~25 cm左右,宽度为1~5 mm;每个卵囊中存在5~15个不等的虫卵。
棘沟赖利绦虫,头节有圆形吸盘,蚂蚁是其主要的中间宿主;有轮赖利绦虫,虫体比较短小,头节有圆形吸盘,甲虫是其主要的中间宿主;四角赖利绦虫,头节有卵圆形吸盘,蚂蚁和蝇蛆是其主要的中间宿主,鸡通常是由于感染以上绦虫而引起发病。
成虫通常在病鸡小肠内寄生,孕卵节片成熟后会自动脱落,并通过粪便排至体外,被中间宿主食入,并在其体内发育2~3周即可变成具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当鸡食入这种寄生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时就会发生感染,且逸出的似囊尾蚴会进入机体小肠,继续发育2~3周即可变为成虫。
1.2 致病作用
肠内的虫体借助前端的头节可钻入肠黏膜下层,在肠壁上出现结节,并借助吸盘和小钩使肠黏膜被破坏,从而发生明显的肠炎。如果肠内寄生有大量虫体,还可能造成肠堵塞,甚至导致肠破裂,引起腹膜炎。另外,虫体发育过程中的代谢产物还会导致病鸡发生中毒,从而表现出痉挛等神经症状。
1.3 易感动物
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感染,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17~40日龄的雏鸡,并具有最高的病死率。一般来说,蛋鸡易发,肉鸡、生长期的鸡较少发生,且往往是混合感染几种绦虫。另外,山鸡、火鸡、鸽、孔雀、鹌鹑等禽类也能够感染。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的肉髯和鸡冠发白或者红白相间,可视黏膜黄染或者发绀,随后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变差,但渴欲增强,双翅下垂,闭上双眼,机体快速消瘦,排出稀薄粪便或者混杂淡红色血样的黏液,有时粪便上存在大量白色颗粒样物,如同小米粒大小,且这种颗粒样物的形态在刚排出时会持续变化,部分会两脚瘫痪,并逐渐出现头颈扭曲,运动障碍,最后由于极度衰弱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的肌肉苍白或者黄疸;肝脏呈土黄色,有时边缘出现坏死区域;卵泡基本正常或者轻度充血,但输卵管内通常存在硬壳蛋;肠道内壁覆盖假膜,易于刮落,回肠及空肠内存在胡萝卜样分泌物,有时肠壁变薄,肠黏膜发生严重脱落,并可通过肠道外观发现肠道内存在没有消化的饲料,有时肠道内存在绦虫节片,局部虫体堆聚成团,导致肠管被堵住,直肠存在血便。
4 诊断
4.1 肉眼检查
主要是对鸡群排出的粪便观察,可见粪便内存在大量扁平的白色绦虫体节,呈米粒大小,可蠕动以及伸缩变形。
4.2 镜检
4.2.1 涂片镜检
在病鸡小肠黏膜充血肥厚处刮取病料制成涂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绦虫头节。
4.2.2 虫卵检查
常用水洗沉淀法,即取5 g病鸡排出的新鲜粪便,加入大约100 mL清水,充分搅匀后使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装入三角烧杯中,静置30 min形成沉淀,倒去上层液,留下沉渣,再次加水搅匀、静置沉淀,直至上层液变得透明为止。然后用滴管吸取少许沉渣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少量的甘油水(有等量的甘油和水组成)或者清水,放上盖玻片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可发现虫卵内存在球形胚胎,虫卵通常呈淡灰色或者无色。
5 防治措施
5.1 藥物治疗
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病鸡按体重使用25 mg/kg,在早上空腹时一次性投服,用药后要求停水1~2 h。该药治疗效果良好,驱虫率能够高达100%,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病鸡按体重投服20 mg/kg丙硫咪唑,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治疗效果较好。但是,产蛋鸡使用丙硫咪唑后会对产蛋造成影响,不建议使用。
另外,也可使用中药槟榔片进行治疗,每只用量为1.5 g,加水煎煮后给病鸡内服。即取槟榔50 g,添加500~600 mL水,用文火煎煮30 min后过滤,添加开水使滤液至500 mL,即为10%煎剂,待温度降低后即可使用。通过多次实践,该药的驱虫率能够超过80%,这是由于该药所含的槟榔碱具有麻痹作用,可导致虫体无法发挥吸附能力。
5.2 保持鸡舍干净卫生
由于各种绦虫的中间宿主可生存于鸡的粪便和饲料中,因此可通过及时清理养殖场或者鸡舍内的粪便来消灭中间宿主。另外,清除的鸡粪可采取发酵、烘干以及化学处理等,都能够消灭鸡绦虫虫卵和中间宿主。
另外,加强鸡饲料的贮藏,控制每天鸡饲料的喂量适宜,确保能够一次性采食完,尽可能避免饲料被污染。每天采食结束后,要及时将料槽内剩余的饲料清除干净,防止滋生绦虫的中间宿主,如蝇蛆和赤拟谷盗。
如果鸡饲料和鸡排出的粪便中已经存在大量的中间宿主,要尽快将舍内的饲料和粪便完全清除,并进行全面消毒,尽可能减少鸡群发生绦虫病。
5.3 适时驱虫
根据绦虫的生活史,结合当地的发病情况以及鸡场实际条件,制订合理的预防方案,确定适宜的驱虫时间和驱虫次数。一般来说,鸡群每年至少要进行2次集中的预防性驱虫,第一次适宜在4周龄左右进行,第二次适宜在产蛋前,如有需要还可在产蛋中期再增加1次。
预防性驱虫要选择使用有效、低毒、安全的药物,用药方法、剂量以及次数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一般来说,预防性驱虫时的药物用量为治疗量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