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19-10-17董成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鸡肠炎毒素

董成东

摘要:鸡坏死性肠炎也称为鸡肠毒血症或者鸡烂肠症,主要是由于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特征是肠道出血、溃疡以及壞死。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以温暖潮湿的季节较为易发。近几年,养鸡生产中比较容易发生该病,但由于养鸡户和有些兽医临床人员没有充分认识该病,往往会导致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鸡;坏死性肠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0-0147-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魏氏梭菌也称为产气荚膜杆菌,属于厌氧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可形成芽孢。该菌不仅是引起动物和人创伤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菌,还能够引起人和动物出现食物中毒。在机体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引起发病,但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存在某些诱因时,会快速变成病因,促使机体出现发病。禽类通常是感染A型魏氏梭菌,也可感染C型魏氏梭菌。

该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如在经过20 min的高压灭菌才可杀死菌体芽孢,另外魏氏梭菌分泌的毒素在70℃条件下处理30~60 min才会被破坏,但是大部分氧化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就可杀死菌体以及芽孢。

1.2 易感动物

主要是2~5周龄采取地面平养的肉仔鸡容易感染发病,另外小于2周龄的雏鸡也能够感染发病。

1.3 发病特点

该菌在灰尘、土壤、粪便、垫草、污染的饲料以及肠内容物中普遍存在,大部分学者认为正常鸡的排泄物中含有魏氏梭菌,但不一定会呈现致病性。当受到某些诱因的作用,如改变饲料成分(饲料中含有较多的麦麸、鱼粉)、高纤维性垫料、感染各种球虫、肠黏膜损伤等,才容易出现发病。

该病一般发生于每年的7~10月,发病率在6%~38%不等,病死率大约为6%。该菌具有明显的流行特点,即在同一鸡群或者同一地区内反复发作,间断性的有病鸡死亡,病程持续较长时间。

2 发病机制

鸡群由于出现应激或者患有某些疾病,会改变小肠内环境,在肠道内缺少氧气时,会促使魏氏梭菌开始大量繁殖,并分泌大量毒素,其中A型魏氏梭菌可分泌α毒素,C型魏氏梭菌可分泌α毒素和β毒素,在这些毒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坏死性肠炎。

α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可溶解血细胞,促使血小板聚集,造成血管通透性变大。另外,α毒素还具有磷脂酶活性和鞘磷脂酶活性,可使细胞膜上的磷脂发生水解,肠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结构,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β毒素可促使肠道黏膜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渗透至血管外,还会导致深层糜烂,严重时甚至发生坏死。肠道中的α毒素和β毒素会与上皮细胞蛋白质构成复合体,且随着复合体的逐渐增大,会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其胶体渗透压发生变化,影响细胞基础代谢。当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后,会使细胞发生死亡,并由于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而导致肠绒毛变短,菌体开始分解肠道内的多种糖类,并生成酸和气体,这是导致鸡肠道膨胀、易碎的主要原因。

另外,魏氏梭菌还分泌胶原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和DNA酶等,这些酶类与组织的分解、产气、坏死、水肿、病变以及全身中毒症状相关。

3 临床症状

3.1 急性型

急性发病,往往突然发作,尤其是最急性型病鸡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骤然死亡。病鸡症状严重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机体脱水,体型消瘦,羽毛蓬松、杂乱,鸡冠苍白,嗉囊肿胀,双翅下垂,怕冷扎堆,运动失调,伴有腹泻,排出红色甚至黑褐色的煤焦油样粪便,有时其中混杂血液或者肠黏膜组织,零星死亡。病程持续时间短,通常经过1~2天死亡,病死率每天为0.3%~0.5%。病鸡即使耐过也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肛门周围往往附着粪便等污物。

3.2 亚临床型

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也称为温和型坏死性肠炎。尽管病鸡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由于肠道发生轻度病变,使其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迟缓,影响肉仔鸡的生长,种鸡的整齐度较差,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取病死鸡发生病变的小肠制成涂片,通过革兰氏染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革兰氏阳性的粗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且没有看到任何的球虫的卵囊、裂殖体或者裂殖子。

4.2 细菌培养

在局部坏死性黏膜部位取刮取物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置于37℃的条件下进行24 h厌氧培养,结果可见培养基上长出凸起的白色圆形菌落,还具有明显的溶血环。挑取单个菌落用于纯化培养,同时进行染色、镜检,可发现革兰氏阳性杆菌,菌体两端钝圆。

4.3 动物接种试验

取纯化培养的菌落,添加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混合均匀后添加在饲料中给5只健康鸡饲喂,经过2~3天发现机体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并经过大约3天发生死亡,解剖可见坏死性肠炎症状,如肠黏膜脱落,小肠膨大、变粗等。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该病使用含有甲硝唑的药物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也可使用含有硫酸新霉素的兽药也具有一定疗效。如果病鸡并发球虫病,要配合使用球炎净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使用一些保护肠道黏膜的药物。如果病鸡发生混合感染,必须采取综合治疗。病鸡康复后停止用药3天,最好再使用1个疗程的益生素调理机体。

5.2 加强饲养管理

确保环境卫生良好,防止舍内湿度过大,保持通风换气良好,在饲粮中加入适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等,以提高机体抗病力,并注意尽可能避免发生应激因素。

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并按其严格操作。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等要定期进行消毒,进入鸡舍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舍内。

猜你喜欢

病鸡肠炎毒素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吃不得啊
What Makes You Tired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