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略泰山风光

2019-10-17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石级南天门天街

说一说

泰山位居五岳之首,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举,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雄壮;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写出了登泰山居高临下的开阔心境……让我们追寻下面两位作者的足迹,沿着他们的游蹤,领略泰山的神韵吧!

读一读

雨中登泰山(节选)

◎李健吾

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水声落在我们后面,雄伟的红门把山接住。走出长门洞,豁然开朗,山又到了我们跟前。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答答,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云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得老远。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我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前头。一位老大娘,挎着香袋,尽管脚小,也稳稳当当,从我们身边过去。我像应劭说的那样,“目视而脚不随”,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点一点

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述了沿途种种景观: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既有远处眺望——“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又有下边仰视——“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更有紧贴其前立于其上的精确描述——“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多角度的描述,令读者对泰山风光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写一写

秋日登泰山

◎戴聃墨

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号称“五岳之尊”,是中国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假期里,我们一家人慕名来到这里,亲眼目睹了泰山的雄奇风光。

晨雾渐消,我们一家人早早起床,坐上叔叔的车,来到泰山脚下。宽阔的迎客广场上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潮。十二根巨大的盘龙石柱矗立在广场两侧,欢迎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抬头望去,雄伟的泰山已被晨曦唤醒,巍然屹立,蜿蜒盘旋的十八盘犹如一条银线,从天上飘落下来。来到中天门,这儿更是人的海洋,小小的平台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挪上山。

秋日的泰山,松柏夹道,两旁花红柳绿。山涧中小溪潺潺,不时传来几声婉转的鸟鸣!越接近山顶,风越大,也越来越冷。爬了不到几步,我便累得气喘吁吁,两条腿更是像系了沙袋一样。于是,我们改坐缆车上山。缆车在半空中缓缓前进,我向窗外望去,天空湛蓝深远,空气也格外清新甜润,朵朵白云在空中柔柔地飘浮着。不时,从脚下掠过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那种感觉简直就像坐上了飞毯般。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山顶。虽说刚到中午,可山顶上早已游人如织。前面不远处,一座红墙黄瓦的古建筑坐落在山巅,走近细看,才知这便是传说中的南天门。跨入大门,几棵直插云霄的参天大树出现在我眼前,两旁是一些不知名的各色鲜花。沿着石阶而上,我们来到了一个较平坦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古朴的牌坊,上边写着“天街”二字。顾名思义,这天街地形险峻,一侧怪石嶙峋,沿路的石壁上刻满了文人墨客的题词,遒劲有力的“五岳之尊”就位于此;从另一侧往下望去,万丈深渊,光看着就叫人脚底发颤。当我们登上泰山之巅——玉皇顶时,我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俯瞰群山,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秋日登泰山,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目睹了泰山的神奇风采!泰山,我爱你!

评一评

戴聃墨同学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迎客广场——中天门——山间石阶——缆车观景——南天门——天街——玉皇顶,按照由近及远的描写顺序,将自己登泰山的所见、所感一一道出。结尾处如能将自己登泰山后的感受升华道出,会更好!

猜你喜欢

石级南天门天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快活三里
冒雨访石洞源
五岳独尊
快活三里
快活三里
登玉皇顶(新韵)
过骊山
早春
登上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