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数学学习的乐园

2019-10-17马雪华

考试与评价 2019年8期
关键词:数学化学习兴趣生活

马雪华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关键词】 数学化  生活  活动结合  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结合生活实例导入新课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学生平時生活中见得到的创设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教连乘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笔者先创设一个现实生活情境,再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采取对策,确定方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假设你是商店老板,这些热水瓶你想怎么卖?同桌讨论,展示结果。

甲生:我可以零售,1个1个地卖。卖完一箱再买第二箱。

乙生:我可以批发,整箱整箱的卖。

丙生:我可以成套的卖,5箱热水瓶的图案不一样,可每箱拿出一个组成一套(每5个为一套),一套一套的卖。

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积极思考,主动寻找解题的方法,亲身感受了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感受生活数学,理解新知。

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组织了一次缝纽扣比赛。让学生选出三个小队用10分钟钉扣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的有趣,学的愉快,学的轻松,学的深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理解知识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能力。

三、探究生活问题,提高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数学化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如教学《年、月、日》后,提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你在家等,等了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算算你等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相邻两个月会有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创建美好的乐园,体验快乐的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从而让生活更加快乐。

猜你喜欢

数学化学习兴趣生活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生活感悟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