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γ和MDA水平及意义

2019-10-17马礼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9期
关键词:疱疹病毒角膜炎角膜

马礼萍,张 雪,何 静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四川成都 61020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也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原发性感染常发生于婴幼儿时期,但婴幼儿时期极少发病,形成潜伏感染,在日照、外伤、发热、月经期或情绪紧张等诱因刺激下发作[1]。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损伤、免疫异常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患者血清、泪液等组织液中某些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异常,通过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水平有助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机体处于免疫功能紊乱状态,T细胞可启动局部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干扰素-γ(IFN-γ)是由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介导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其水平下降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3]。丙二醛(MDA)是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副产物,是临床常用的氧化应激指标[4]。本研究探讨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γ、MDA水平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20例(观察组),其中角膜上皮炎82例,角膜基质炎38例。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确诊;(2)年龄大于18岁;(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眼部手术史;(2)合并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3)合并有青光眼、虹膜炎、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 mL,以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取血清冻存于-80 ℃冰箱,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N-γ和MDA水平。试剂盒生产厂家: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仪器:美国伯腾公司ELX800多功能酶标仪,于540 nm读取吸光度(A)值,采用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本IFN-γ和MDA水平。

2 结 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FN-γ和MDA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FN-γ和MDA水平比较

2.2观察组不同类型患者血清IFN-γ和MDA水平比较 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IFN-γ明显低于角膜上皮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MDA明显高于角膜上皮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类型患者血清IFN-γ和MDA水平比较

2.3相关性分析 将观察组血清IFN-γ和MDA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FN-γ和MDA呈负相关(r=-0.239,P<0.05),见图1。

图1 血清IFN-γ和MDA相关分析

3 讨 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严重角膜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角膜浅层有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分布,一旦发生感染后可引起疱疹性水疱、眼痛、流泪,如形成瘢痕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根据病变侵犯范围可将其分为角膜上皮炎和角膜基质炎[5]。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能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6]。单纯疱疹病毒对人体的传染性强,原发感染仅见于对单纯疱疹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以6个月至5岁儿童最常见。继发感染多见于大龄儿童和成人。原发感染后病毒终生潜伏,在日照、感冒、发热、疟疾、情绪波动、月经、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翳及创伤等非特异性刺激下发作。成年人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但仅有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因此血清抗体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意义不大[7]。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已有的研究认为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局部免疫异常状态、氧化应激反应等有关[8]。有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泪液、血液中氧化应激因子、免疫因子水平处于异常状态[9]。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以局部免疫反应为主,泪液中各指标水平变化比血液中明显[10]。但由于泪液标本获取量较少,易受到污染,临床获取不易,临床上一直致力于研究血清指标的变化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11]。

病毒感染后机体出现明显的免疫异常状态,T细胞参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和进展。T细胞可启动局部免疫反应,引起组织免疫炎性损害[12]。CD4+T淋巴细胞是调节机体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亚群,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过程。CD4+T淋巴细胞亚群分为Th1和Th2两大类,其中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对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产生杀灭作用,发挥机体自身抗感染作用;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反应、下调异常升高的免疫反应,并可促进炎症修复。Th1/Th2的平衡状态参与维持机体免疫稳态[13]。

IFN-γ是由Th1细胞功能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调控3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产生多种细胞反应。有研究发现,IFN-γ可促进NK细胞活性,促进抗原呈递和提高巨噬细胞溶酶体活性介导与细胞毒相关的免疫应答,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控等生理作用,参与机体抗感染过程[14]。本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这一结果提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原因之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角膜上皮炎患者。这一结果提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引起角膜深层的病毒感染,病情更加严重。

氧化应激失衡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导致的抗氧化能力受损有关。在氧化应激状态下,氧自由基大量生成,攻击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而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15]。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副产物,可影响细胞DNA合成,影响蛋白质活性。自由基反应活跃进一步加重角膜组织损伤,使病情恶化[16]。本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这一结果提示,氧化应激损伤是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主要原因之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角膜基质炎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角膜上皮炎患者。这一结果提示,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程度严重更易引起角膜深层的病毒感染,病情更加严重。

本研究还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和MD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FN-γ和MDA呈负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越差,机体氧化应激损伤越严重。

4 结 论

本研究创新点在于通过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降低,而MDA水平升高,得出患者血清IFN-和MDA水平与角膜炎类型有一定关系,同时两者间呈负相关。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并且没有进行长期随访,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对更加长期应用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疱疹病毒角膜炎角膜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变形的角膜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措施的临床证据评价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治疗丝状角膜炎应用的临床分析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