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
2019-10-17袁莉萍
袁莉萍
丰城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江西丰城 344100)
腓总神经麻痹是一种以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2],临床发病率较高。我国传统中医多采用针刺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但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单用针刺方法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起效缓慢,疗效不佳。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腓总神经麻痹患者64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28~50岁,平均(30.21±0.55)岁;病程1~4个月,平均(2.55±0.38)个月。试验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7~47岁,平均(29.13±0.64)岁;病程1~3个月,平均(2.39±0.4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腓总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2)符合《神经病学》中腓总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且经电生理检查、超声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3)符合针刺治疗适应证;(4)符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适应证;(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要器官严重衰竭患者;(2)并发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有精神类疾病患者;(4)不能正常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仪器为XS-998系列B型光电治疗仪。取患侧太冲穴、阳陵泉穴、丰隆穴、足三里穴、解溪穴五穴为针刺主穴,将一电极片置于疼痛点,另一电极片置于侧面或反面,两电极片不能接触,输出以患者感觉舒适或能忍受为宜,1~2次/d,30 min/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针刺方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功能低中频组合治疗仪ES-521[药(械)准字: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2262613号]进行治疗,选择神经肌肉电刺激(EMS)治疗模式,将电极导线插入所选择的输出通道,连接好电极,并固定垫板和导线。以梁丘穴、阳陵泉穴、合阳穴、绝骨穴为治疗主穴,设置频率30~40下/min,1次/d,20 min/次。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0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症候包括患肢垂足、外翻功能障碍、肌肉瘫痪、小腿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5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值0~3分,评分越高恢复越差。(2)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或加重,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接近正常值;显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值;临床控制:患者病情消失,活动自如,下肢功能恢复良好,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值。治疗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9.1429,aP=0.0025
3 讨论
近年来,腓总神经麻痹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腓总神经麻痹多由压迫、牵拉摩擦、外伤所引起,患者多伴随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足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3-4],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易导致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和萎缩,最终导致残疾,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医辨证施治认为,腓总神经麻痹属于“痿症”范畴,与气血不荣、肌肉弛纵、筋脉失养、气滞血瘀、情志失调等发病机制相关[5]。因此,针对该病患者,应重视舒筋通络、益气养血,以消除相关症候。
近年来,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在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一方面,采用电针作用于腓总神经节段支配区相关穴位,可调理阴阳气血、扶正去邪、镇痛止痉、疏通经络、消炎消肿[2],符合现代针灸学的生理基础,改善腓神经肌肉结构代谢异常,提高肌肉收缩力,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以及腓神经功能恢复;另一方面,通过中频治疗仪,利用50~100 Hz的中频电流刺激腓总神经节段支配区相关穴位,可活血止痛,促进骨骼肌收缩,扩张小血管、毛细血管、淋巴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促进病情治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腓总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显著,相比单用针刺方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