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事一道 见微而知著—朱天曙《艺微》读后

2019-10-17刘昕

中国书画 2019年9期
关键词:周亮教授书法

◇ 刘昕

朱天曙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书画篆刻的创作和研究,特别强调诗书画印的融通,在书法创作、书法文献学、古代书论、印论、书法传播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近日,朱天曙教授的新著《艺微》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此书为上下册,共四卷,全以文言文写成,繁体竖排,卷一《书微》、卷二《印微》合为上册,卷三《画微》、卷四《艺微》合为下册,收录了朱天曙教授读书札记、自作古诗和论艺随笔一千余条,每条几十至百字不等,涵盖字学、书史、源流、篆籀、隶意、楷式、笔法、书风、性情、宗法、印风、印家、学用、画道、史迹、画法、一体、中西、溯本、形神、人文、禅意、通变、笔墨、学养、游艺二十六个古代艺术中的核心内容。此书历时七年才最终完成,承清代兴化先贤刘熙载《艺概》而出,从小处论艺,见微而知著。正如他在自叙中所言“艺者,道之形也。此中幽微,可从寻常景中得玄妙心会”。

《书微》部分作者用力最深,从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到书史的演变发展,从碑帖之辨到具体作品的风格特征,始终以“性情”贯穿其中,恰与朱天曙教授在书法艺术中一直追求率真质朴、自然天趣的艺术观念相合。他在“字学”篇中分析了《汉书》《说文·叙》《非草书》等多种经典文献中关于文字和书法的记载,以学术的眼光辨析二者关系,认为:“汉字为中国文化之源泉,书法为中国艺术之源泉。”“书史”篇所用笔墨最多,以历史视角辩证地考察商周至清代以来书坛的变迁,重新审视羲献书法的历史地位,同时对颜真卿书法也极为重视,将鲁公楷书、行书分而论之。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审美诉求和艺术思考融入书史研究之中,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讨论,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如他所说“余作书最喜汉人质朴一路,径直无波挑,方势、圆笔、直线,一任自然”。“性情”篇中,他提到“文缘于情,书法亦然”的观点,主张学习书法以技法开始,但最终要表现心性,只有将书体、流派与个性三者相互融合才能真正理解书法之美。他认为:“书者,意也。由形生意,由意及人。以形表意本中国汉字之特色,形,结体形象也;意,抽象笔意也。两者相合,生书法一艺。后又生人文内涵,由艺生文,书如其人。历代书随人贵,即书法内涵深化之结果也。”这种从形生意,从艺术到人文的认识,是对当前关于书法本质的一种准确而科学的表述。

《艺微》中的“印微”部分涉及宗法、印风、印家、学用四方面内容。朱天曙教授不仅在篆刻实践中成就斐然,同时多年来致力于印学研究,曾深入研究过周应愿《印说》、周亮工《印人传》、杨士修《印母》等明清时期重要的印论。在“宗法”篇中,他能够以宏观视角游刃有余地探讨秦汉印章、封泥、唐宋帝王鉴赏印押等的起源和特点,在论述八大山人、郑板桥等文人用印中,提出闲印“可表心迹”“可见情性”的观点。他不仅对明清时期的流派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其中谈黄牧甫、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最多,并由此自述他个人的篆刻师承,延续白石老人遗风,化为己用,“喜作楷书印”,取不事雕饰、疏宕有致之趣。他还多提到与其同时期印人师友的交往,为研究当代篆刻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和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艺术十分强调书画印章的一体化,朱天曙教授在《艺微》一书中专门讨论了中国画的内容。卷三《画微》首先举《论语》中“绘事后素”之语,引全祖望《鲒埼亭集》加以解释,即“得绚烂之后复归平淡之美”“合中庸之道”。他还谈及画作的形制、种类、画法以及游、行对于绘画的重要性,并对魏晋至明清的具体画家和作品进行品评。他多次强调学画需要师古人、师造化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关注个人的内心,即“学在骨髓者,由心而得;工侔造化者,则由天来。如此积学,艺可进矣”。在论画的同时,他还兼论诗,主张诗画一体,“‘诗’‘画’皆重感受,由诗感见便得画,由画生感便有诗”。魏晋以自然为尚,体现了诗画精神之融合,唐宋水墨画在形式中表现二者相融。对于传统的“诗书画印”,他提出“融通论”,认为“四者各有其术,然皆归于诗性与文心也”。此卷多提及作者书写札记时的状态和心情,配以精致图版,仿佛可使读者见到他读书、习字、作画之场景,文辞典雅,易生共鸣之感。

朱天曙著《书微》,荣宝斋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朱天曙教授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和精神的全面讨论总结集中体现在卷四《艺微》部分。首先他追本溯源,阐发对《易经》《诗经》《中庸》等诸多经学中关于“艺”的理解,即“中国艺术乃哲学之物化,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儒家重道德,道家重艺术。概言之,艺乃通天人、合内外所成。天,自然也;内,心性也。以自然为体,以人工为用;以心性为体,以笔墨为用”。又从历代探讨的“形神之辨”中寻求艺术的人文精神,认为艺术与人不可分离,“艺术乃人之艺术,文化传统中之艺术,非无根之木,非技工之逞能。吾人学艺,当求艺之真性,非求其强胜”。那么如何将文心融入艺术创作和实践中,使艺术作品兼具形神呢?他主张要注重通变能力的获得,同时还须增加自我学养。他说:“艺事一道,始于飘逸,终于浑厚;学问一道,始于厚重,终于放逸。艺学双楫,端庄流利也。”朱天曙教授还具体谈到同乡前辈刘师培、卞孝萱以及史学家陈垣等近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给读者以启示。此卷中的“游艺”篇最为特别,讲述他自身的艺术经历和体验,还多提到与同时代文人学者、艺术家的交游情况,包括饶宗颐、陈智超、张充和、王镛、黄惇、祝竹等先生,有对其书作的品评欣赏,有对其著作的理解感悟,也有对其艺术精神的理解阐释。他常以诗文形式记录自己创作时的经验和思考:“余作书画,重书卷气与金石气相融,曾作小诗:神游汉魏与周朝,简牍碑铭古意高。最爱稿书追两晋,平生师笔又师刀。”艺术已经完全渗入他的日常生活,沉浸其中,便产生了孔子所说“游于艺”的境界。

朱天曙教授在古典文献整理和书法史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学术成就,出版了《周亮工全集》《鲒埼亭集批注》《周亮工〈印人传〉研究》《周亮工年谱》等重要著作,但在他看来,《艺微》是凝聚其二十多年学艺历程极有心得的艺术品评,字里行间体现了其融通、诗性、深美的艺术追求和学术理想。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一部研究‘我’自己的作品,记录的全是我的心得与体悟,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徜徉在这部精美的大书中,处处闪烁着艺术智慧的光芒,让人沉吟和思索。

猜你喜欢

周亮教授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善良的印记
独孤求知者周亮
书法欣赏
“反比例函数”测试卷
恐怖的教授